8月初又到一年一度的高溫假,同事計劃約著去美麗的西藏,由于今年雨水特別多,擔心進藏的路塌方,臨時改道云南貴州一線。猶豫再三,那顆貪玩的心占了上風,答應跟隨,這幫玩家+吃貨,他們會安排得妥妥的,無問西東。
上午8:30電子科大的陳教授開車來接我和小于,我喜歡握著方向盤的感覺,這個車主要由我開,別人是人來瘋,我大概是車來瘋!車就像玩具,見縫就鉆,見車就超,感覺很舒爽!
中午在漢源九襄吃黃牛肉,我們兩個車匯合,以前單位搞滑翔傘活動來吃過一次,這里的黃牛肉很有名,鋪天蓋地的黃牛肉館子,店家還送了李子和梨品嘗,問了路邊的李子12元一斤,不便宜。
一路上藍天白云相伴,再累也值得,有心曠神怡,飄飄欲仙的感覺。
路上幾次堵車,以前過了蒲江,雅安方向的車很少,這次路上的車多,速度跑不起來,特別在西昌單邊修路堵的時間比較長,640多公里,晚上8點左右到達攀枝花。陳教授原來在攀枝花大學(現在的攀枝花學院)工作,他的朋友請我們一行人喝啤酒吃燒烤。另外兩個車也陸續到達,自駕游的人員全部到齊匯合,大家其樂融融,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酒足飯飽,一天開車的疲勞一掃而光。入住的大笮風酒店,據說是某上市公司的酒店,旁邊是一個大公園。
第一次到攀枝花,攀枝花市是在三線建設中拔地而起的新興城市,市名是毛主席決定的;建設方案是周總理指示鄧小平同志親自考察后,由毛主席確定;又是全國唯一用“花”命名的城市。這里物產豐富,位置重要,戰爭時期是中國的大后方,和平建設時期是“南方絲綢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物資集散地。行政轄區有東、西、仁和三區和米易、鹽邊二縣,人們簡稱為“有米有鹽有東西,天時地利占人(仁)和”。但在舊社會,這里是一個“捧著金飯碗討飯吃”的窮地方,只有7戶人家一棵樹(攀枝花)。三線建設和改革開放以來,攀枝花市已成為一座環境優美、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物阜民豐的現代化城市,是全國四大鋼鐵基地之一,釩鈦礦蘊藏量居世界首位,二灘水電站裝機容量達330萬千瓦。以前釩鈦礦渣賣給日本,好的技術仍可提煉稀有金屬,現在攀枝花人也變聰明了,寧愿礦渣堆積如山,也不賣給日本了!
第二天早上在酒店旁的公園漫步,見識了幾種漂亮的花,雞蛋花清純淡雅,百看不厭,大紫薇花團錦簇,高高的麻楝花開得紅紅火火,可能是攀枝花才有的吧,以前沒見過。
離開攀枝花時,陳教授還帶我們開車去了云山霧繞的攀枝花機場,機場在山頂,我們穿過一段能見度不到5米的濃霧,突然豁然開朗,路在白云之上蜿蜒,機場附近不便停車,就在附近的加油站路邊停留片刻,只能看霧蒙蒙白茫茫一片,我們一直不解的是:為什么路邊的隔離護欄熱得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