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尾巴草太常見了,我喜歡叫它狗yi巴草。
細細尖尖的葉子,中間長長的伸出狗尾巴一樣的穗,有點微風就會跟著左右搖擺,輕輕快快得好像在哼歌,有誰試試養一棵放在車里應該挺有意思。
小時候我還會用狗尾巴草編兔子,手在它的根上繞一下,稍一用力,草兒一聲悶哼,一截草就斷在你手里了。編一個兔子要摘上七八個狗尾巴草,選兩個短一點的做兔子耳朵,再拿一個穗在根上繞一下,上半身就做好了,再用四個長點的做兔子的四個腿,扎結實一點就成了。毛茸茸的可愛極了。
早些年的電視劇里喜歡用狗尾巴草編戒指這樣的情節來表達少年的愛,我還記得《情深深雨蒙蒙》里頭爾豪就給可云編了這么一個戒指,看著她說:你一個,我一個,這樣就算結婚了。
他想得可真美啊。
我也編過,沒有編兔子好玩。
一般這種名字的植物都得有個學名,但是狗尾巴草的學名就叫狗尾巴草,也是挺可以的。
詩經里把它稱為“莠”(you,三聲)。
無田甫田,維莠驕驕。無思遠人,勞心忉忉。
無田甫田,維莠桀桀。無思遠人,勞心怛怛。
婉兮孌兮??偨莵O兮。未幾見兮,突而弁兮!
大致意思是說:
田里長的都是野草,還打理它干嘛,也不要再去想那遠行的人,省的自己心煩。這才幾天沒見,原來的小屁孩都長成大男人了。
很傲嬌哦,可以說很懂女人了。用這一本正經的語氣,有種反差萌。
《詩經》有些讀起來很美的句子背后的小心思也是很有趣的。
這種野草說的就是狗尾巴草,“莠”其實不是啥好詞,作形容詞的時候就是“壞”,常見的詞有“良莠不齊”,作名詞的時候代表“惡草”,所以狗尾巴草是惡草。
不過呢,好壞都是相對的,說它是惡草,是對于種莊稼而言,它“命賤”吶,命賤就得努力活,能爭能搶,麥苗爭不過它產量就少了,所以人們就叫它惡草,就好像說蝗蟲是害蟲一樣,都是站在人類的角度說的,說不定在蝗蟲的世界也管我們叫“惡人”。
其實對人來講,它也是有好處的,嫩的能喂牲口,老的干枯的能燒火,《本草綱目》里還叫它“光明草”,有明目的功能。不夠縱使你有千般好,有一點壞就足夠遺臭千年啦,還是不能叫你“好草”。
關于它的傳說很多,光我聽過的就有三個版本。不過我最喜歡神犬的版本。
據說上古時代,糧食不種而生,人們怎么吃也吃不完,于是就開始浪費,扔米面玩。上頭就生氣了,警告幾次“猥瑣發育,別浪”,人們都不聽,于是老天爺掛機了,天上開始下大雨,洪水泛濫九年,人們找不到吃的,奄奄一息。
這時候有一只靈犬覺得人都死光了好像也挺沒意思的,就到天宮里假裝打滾嬉戲,尾巴上沾滿了五谷的種子,這時候洪水也退了,靈犬就走遍九州,將種子播撒四方,人類得救了。
但是靈犬偷種子的時候不小心沾上了一種野草的種子,這種草如果不及時清除就會影響糧食的收成,于是人們就得自己下地耕耘除草,再不敢浪費了,而這個野草就是狗尾巴草。
emmmmmmmm........我覺得靈犬是故意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命賤總好過皮子賤。
總之,我覺得狗尾巴草不是像我們平時感覺的那樣可憐兮兮的,相反是一個很勇敢且有趣的形象。有人跟我說狗尾巴草的花語是暗戀,我覺得不貼切,能把麥苗逼的沒活路的草是不會暗戀的,我看給它改個花語叫“霸道的愛”好了,由馮遠征代言。
我本來想想查查有沒有人為狗尾巴草寫詩來著,結果看到了余光中先生曾寫過一首《狗尾草》。
今天余光中先生去世了,享年90歲,這首詩恰巧寫的也是先生的生死觀,正如詩里所寫
總之誰也拗不過這樁事情,
至于不朽云云
或者僅僅是一種暗語,為了夜行
靈,或者不靈,相信,或者不相信
最后呢誰也不比狗尾草更高
......
一切都留在草下
名字歸名字,骷髏歸骷髏
星歸星,蚯蚓歸蚯蚓
他從詩中來,現在回到詩中去了,這世上若有另一個世界,與我們必以信念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