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輸的不是實力,而是視野與格局。
十年前,阿豐在武漢郊區全款買了一套大別墅。
按照武漢的標準,阿豐絕對是中產階級的豪華版。
而阿豐卻很后悔。如果當初他用買別墅的錢,在漢口解放大道上,貸款買兩三套大房子,現在資產早已過千萬。
十年后,那批像阿豐一樣在郊區買別墅的人,都已買房回城。在城市中心,房子半年能翻倍。而郊區的別墅,價格漲不動。
如今,武漢的內環越來越貴。當內環邁入“4萬時代”時,我們手中的那張內環“入場券”被無情地收走。
1
三年前,武漢內環的房價還在兩萬元徘徊。
當時大多數人認為,這與武漢的人均收入不匹配,武漢內環的房價太高。
直到2015年11月份,武漢內環房價破兩萬元。2016年3月份,漢口內環多個樓盤價格破三萬元。
當時很多人咨詢我“買不買”,我說,買房永遠買中心地段最貴的房子。這是一種最傻的投資。當大多數人認為房價到頂時,往往只是在半山腰。
到了今年,內環已經不是中產階級的主場。在內環核心的樓盤,價格都在4萬左右徘徊。
若調控“放水”,很快房價破4萬元。按照150平米,4萬元單價核算,一套房子總價600萬元,買房人的資產至少要超過千萬元。
2
今年開始,內環的房子一房難求,大多數項目都是開盤“日光”。
數據顯示,2017年5月份,武漢內環內的住宅供應僅為1%。相當于100套武漢新增供應的房子,內環只有1套。
“光華樓評”研究發現,我們被拋棄的理由有三:
一是內環土地少。
在武漢三環內,已經找不到成片的純住宅用地。最近,花山一塊土地的樓面地價超過1萬元。
內環的拆遷成本飆升,房企已找不到大片土地,也拆不起那些老房子。即使有零星的土地,也搭售大量商業指標。越來越多的房企主動放棄內環。
對比北京、上海,“光華樓評”發現武漢內環還有機會。
在北京,內環房價每平米超過10萬元。北京六環的房價在3萬元左右。
上海有三環。內環高端物業的房價每平米超過10萬元。二手房價格每平米6.5萬元-8萬元之間。去年下半年,上海內環一地塊,樓面地價每平米10萬元。
武漢是湖北的中心。武漢內環,是中心的中心。優質的教育、商業與醫療資源,無不在內環。部分高端樓盤價格,至少5萬元左右。我們要回到“中心”。
二是內環房價高。
城市最里面的,是最稀缺的。武漢的內環房價超過3萬元。這個價格對于老武漢人來說,房價太貴,一平米的房價,相當于他們一年的工資。
而對于從北上廣深回來的新武漢人來說,他們能接受。他們知道三四萬元的價格,只能買北京的六環外。
北上廣深的內環都不是給本地人住的,武漢也是如此。當內環的地價越來越貴,高品質住宅越來越多時,內環的價格還有可能漲。
與股市一樣,越是散戶退場時,越是進場的時刻。特別是部分從一線城市撤退而來的投資客。
三是沒有好房子。
過去十年,武漢內環的住宅沒有品質感。價格在上漲,品質卻不如人意。
這與市場的火爆與監管有很大關系。市場太好,房企沒有在產品上用心;市場監管嚴,特別精裝房標準限價,部分樓盤舍棄裝修,改賣毛坯。
最近兩三年,內環的住宅品質隨著地價水漲船高。今年下半年,內環的高端樓盤集中入市,集中成交,將從數據上大幅抬高內環房價。我們很快發現,內環怎么漲得如此快。
3
漢口解放大道沿線,是商業云集,“五強鼎立”。
從西自東,依次有武漢國際廣場、恒隆廣場、越秀國際金融匯、南國中心與和記黃埔“M+”購物中心。
奢侈品大牌扎堆的武漢國際廣場,年銷售40多億元,曾經排行僅次于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利潤與坪效都位居國內商業之首。
武漢國際廣場背后正在建設的恒隆廣場,號稱是武漢首個世界級的購物中心。慢工出細活。預計在2019年分期建成。
在精武路,越秀國際金融匯,當時是雙料地王:90.1億元總價、12617元/的樓面地價。其高端商業也是為奢侈品量身定制,引入奢華酒店“卓美亞酒店”。
越秀“地王”隔壁是南國中心。該項目包括國際購物中心、甲級寫字樓、星級酒店及高檔住宅等。其商業規模相當于7個武漢國際廣場。
在江漢路步行街與京漢大道交匯處,和記黃埔M+購物中心,以年輕潮人、白領階層、中產家庭及外來旅客為核心消費群體。
雖各有大型購物中心,但在定位上還是有差異。這些項目扎堆,為武漢內環價值加分。未來三年,這些購物中心將使得漢口內環的商業價值,足以稱霸華中。
“光華樓評”認為,當循禮門、解放大道、精武路等疊加在一起時,當歷史文脈、商業資源、自然資源與教育資源在這里匯聚時,內環的價值就不可復制。
我們買房的時候,似乎遺忘了這里。
以住宅為例,在精武路,越秀國際金融匯與南國中心均有新房銷售。都是一線品牌。前者戶型面積偏大,后者面積段選擇多。后者的價格預計比前者便宜。而在漢口內環,解放大道沿線,除此之外,別無他盤。
4
“老漢口”在骨子里有一種優越感。
在他們眼中,其他地方的人都是鄉里人。以前,江漢工人文化宮(簡稱“江宮”),是“老漢口”常去的地方。
這里曾經是漢口主城區工人們娛樂活動的主陣地,這里JJ歌舞廳、江宮電影院、圖書館無所不包。
后來,“江宮”地塊上拔地而起“南國中心”一期。二期位于省供銷社地塊。
這是南國置業的品牌升級代表作品,是內環超大規模的城市綜合體。
未來,地鐵2號線與將與南國中心二期的地下商業無縫相接,還有地鐵6號線換乘。與越秀國際金融匯相比,地鐵換乘更方便。
周邊有武廣、江漢路與西北湖三大商圈,協和醫院、同濟醫院、亞洲心臟病醫院、中山公園均在項目周圍。
南國中心二期住宅將于近期開售。70-147平米的兩房、三房、四房。
南國置業說,“這里的房子不愁賣,我們要為武漢內環留下一個有影響的項目。”
當武漢被長江主軸、長江新城、二七濱江商務區、武漢CBD等明天的概念所包圍時,不如直接投資現在資源稀缺的內環。買虛無縹緲的未來,不如買實實在在的現在。
未來武漢內環的房價,不是房價有多貴,而是還能不能買到。
在最近的博鰲房地產論壇上,一位經濟學家說,能跑贏大盤的,一是像騰訊這樣的科技股,另一類是核心區域的核心房產。
“光華樓評”勸過很多人,我們要像李嘉誠、王健林一樣,處理不良資產,買入內環的優質資產。當下一輪房價周期時,率先上漲的依舊是內環。
過去我們拋棄內環,很快內環將殘忍拋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