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從來不會轉移,它一直都在,只有釋放這一條路。
早上小天天有點發燒,起床的時候,我知道她希望我多陪一會,所以特意早起了20分鐘。
意料之中她閉著眼睛對我說:媽媽,再陪我一會。
等到時間差不多的時候,我必須趕去會議室,因為今天早上我講課,我說:媽媽起床了哈,真的要去上課了。
女兒依依不舍摟著我的臉蹭了又蹭:媽媽帶我一起去上課。
我很著急害怕遲到,我知道她需要傾聽,但我沒有時間傾聽:媽媽不能帶你去上課,因為小寶寶不能一起跟媽媽上課。
女兒聽到了拒絕,很生氣一把推開我腳也踹開我:你走開!
媽媽拒絕了你,你很生氣,你舍不得媽媽,媽媽真的要上課去了,下午媽媽會早點回來陪你好么?
女兒背過身:你走開!
我知道現在無法繼續傾聽,女兒不讓抱,只能急匆匆的走了。
晚上忙完在我快回賓館之前,女兒打了電話我沒聽見,等我開門看到女兒的時候,她的眼睛亮了,但她壓抑了一天的情緒還在。面部依舊對我冷冷的。
我走到她面前:媽媽好想你來抱抱!
女兒馬上推開我:你走開。
(看,早上未傾聽的那部分情緒她依舊還在,我很慶幸,她沒有因此壓抑自己)
媽媽回來了,沒有你想的那么早回來,而且給媽媽打電話,媽媽也沒接,你很生氣。
女兒眼睛濕了馬上背對我:你走開,你不要碰我!
媽媽好想你,事情忙完就回來了,我知道你很想媽媽,生病了很難受,想要媽媽陪你。
女兒轉過來,眼淚瞬間流出來:你走開!
媽媽早上說會早點回來,對你來說還是太晚了,你好傷心。你說讓媽媽走開,其實就是不想媽媽走開。
女兒哇的一下哭了,伸出手摟住我:媽媽抱。
我抱著她,她在抽泣我說:想哭就哭吧!女兒靠在我的肩膀嗚嗚的:你不早點回來,你不接電話…
我抱著女兒:嗯,你在想媽媽,特別想媽媽,生病好難過,以為能早點見到媽媽,卻等了好久。
女兒哽咽:媽媽,抱久一點。
我抱著女兒,想到很多時候,父母最常見就是轉移孩子的情緒,難過的時候,找別的好玩的,好吃的,想要試圖把孩子從悲傷中拉出來,其實父母當下是渴望通過控制孩子的情緒來釋放自己的煩躁,因為接納不了孩子哭,接納不了孩子悲傷,結果呢,孩子沒有被你看見,她渴望你感同身受的心情依舊還在。
其實小天天在我離開之后,跟姥姥去了城隍廟也很開心,并不是沒有其他事情轉移情緒。
見到我之后,她實際上對我舍不得的情緒還在,我早上沒有傾聽她的心情背后的情緒,晚上反而更強烈。
我抱著釋放了情緒的小天天,她感受到我的接納和理解,我很心安,她也很心安。
我尤其驚訝的是,女兒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沒有因為對我的情緒,而把情緒發泄在姥姥身上,這是連我都做不到的事,多少成年人,會因為前一個情緒困境,而無法管理情緒,發泄到其他無辜者的身上。
媽媽學習PET,更懂你,哦不,是懂得了看見你,真的很欣慰。
這個被看見之后的小姑娘,在抱完之后對我微微一笑,我看到了她很愛這種感覺。
愛由內而外自然流露,這是一種多么美好的感覺。
今天在講師班,跟好幾個同學聊到原生家庭,都帶著原生家庭的創傷,一直非常努力的活著,奮斗著。回憶童年的時候,好幾個人眼淚止不住流,每個人眼淚的背后,都是渴望被理解和被看見的愛。最后大家都在感嘆:被理解和被接納太重要了,如果媽媽能做到這一點,就是給了孩子鮮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