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讀完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那魔幻又細致的如現(xiàn)實的敘述手法,讓我讓我在一團迷惑中依然被吸引著看完接下來的故事。
兩年后靜心再讀他那享有盛譽的《霍亂時期的愛情》。
合上書,我的第一想法是,終于明白了這個長長的書名,“霍亂時期的愛情”——霍亂橫行,一如愛情。
它像霍亂一樣蔓延,看似來無影去無蹤,實則又有跡可循。
對佛洛倫蒂諾?阿里薩,是透過窗戶往扁桃樹下那個豆蔻年華女孩的一瞥,足以成為跨越半個世紀的執(zhí)著戀念。
對費爾明娜?達薩,“他的棄兒般的眼睛,牧師般的裝束,他的神秘的行動,都引起她難以遏止的好奇心,但她從來沒有想到,好奇也是潛在的愛情的變種。”
開篇采用倒敘的手法。
在達薩成為寡婦的那一天,他再次表白:“這個機會我已經(jīng)等了半個多世紀,就是為了能再一次向您重申我對您永恒的忠誠和不渝的愛情。”
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故事的起源,是一個叫佛洛倫蒂諾?阿里薩的文藝青年,看上了一個叫費爾明娜?達薩的未成年少女。后來通過寫情書,他們開始搞地下戀,甚至謀劃結(jié)婚。然而達薩的父親卻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嫁入豪門,為了拆散他們,他帶著女兒出門遠行。旅途中,兩個人依然通信不斷,“如癡似狂地相愛的一年。他們天天都是白天思念,夜晚夢見,急切地等信和回信”
甚至私訂婚約,“不計較地點和形式,一旦再見面就立即成為眷屬”。
我們曾為這對純粹的青年人的愛情怎樣的膽顫心驚過?感動并且祝福,阿里薩怎么看都是一個癡情兒,為情詩癡迷,情思泛濫成災(zāi)。在馬爾克斯魔幻主義的筆法下,似乎仍能發(fā)現(xiàn)是經(jīng)典的青春愛情的變種。
二、“愛不知所蹤,人去樓空”
拆散愛人的從來不是父母或其他人,只能是他們自己。
故事有了看似明確,又迷一般的的轉(zhuǎn)折。
當經(jīng)歷艱險再次見面之后,她卻驚心自問,怎么可能讓一個如此冷酷無情的魔鬼長年累月地占據(jù)了自己的芳心。然后她揮了揮手,就把他從自己的生活中抹掉了,嫁給了海歸醫(yī)生加名門貴族烏爾比諾。
抱著“醫(yī)生總有一天會離世”的想法,他自以為忠貞守護他的愛情,演變成一段被許多人津津樂道的半個多世紀的等待,“盡管他在51年里,用25個本子記錄了622個與他有著“較長戀情”的女人,寡婦,人妻,蘿莉……甚至還有一個14歲的萌妹子因為他而死。
我們會疑惑甚至反復(fù)思索,究竟是怎樣的思維歷程讓女主前后是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而且鑒定決絕。甚至她自己也疑惑青春時期的愛情,“這個謎始終是個謎,直到她結(jié)婚很久之后,生兒育女,并終于相信命運的選擇是最幸福的選擇以后,只要一念及此,她還是嚇得渾身發(fā)抖。”
我們也會不解,是什么讓阿里薩在自欺欺人地以為自己在守護忠誠,哪怕是他被拋棄的命運把他帶上了浪子的不歸路,“他自己也無法相信,甚至還拒絕承認,那就是:費爾米納的虛幻的愛情,可以用世俗的性愛來取代。”
三、“情愛如亂麻,相思本是病”
阿里薩的母親說他兒子這輩子唯一得的病是霍亂,并且把霍亂與愛情混為一談。
女主達薩,和醫(yī)生那被全城人公認的、榮耀的幸福婚姻背后,也是一片荒蕪。
我們看他們?nèi)绱说那偕嗪停麄優(yōu)橐粔K肥皂而斗氣的插曲,形形色色的冒犯與妥協(xié),以及烏爾比諾醫(yī)生的調(diào)侃,“一個男人需要兩個妻子,一個用力疼愛,一個用來釘扣子。”
但當我們讀到醫(yī)生的外遇章節(jié)的時候,我們還是嘆息疑惑了,原來美滿之外,有荒蕪也有混亂,再一本正緊、德高望重的人也有意亂情迷的時候,差別只在于為了保全名聲,他們有時候做的表里不一,慌張錯亂令人又忍俊不禁。
這長篇大論且看似荒誕不羈的情節(jié),一如霍亂一般令人困苦迷惑,歷盡生死別離。這本所謂的“愛情的百科全書”,甚至不像是在寫愛情,又獲取愛情雖然有跡可循卻從不按理出牌,所謂“情愛如亂麻,相思本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