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婚姻都是一個樣,那我還是不離婚了

1

昨晚,咪蒙推送了一篇《不做家務,是婚姻里最可怕的男科病》的軟文。朋友圈里各種轉發,評論區里炸開了:

明明都要上班,孩子都是你的事

“我昨天加班到很晚,回家那一段坡路,實在沒力氣爬了。出完地鐵,打電話給我老公,想讓他來接,他說他沒空,‘嘟 ’地一聲掛斷了。

最后,好不容易打到車回到家。推開房門,他光著膀子在打游戲,女兒沒洗澡在床上亂蹦。幫女兒洗完澡,給她沖奶,哄她睡覺,等自己上床已經凌晨1點了,整個累癱在床上。”

明明都要上班,家務都是你的事

“我下班回到家,放下包包就在廚房忙活,煮好飯,擺好碗筷,叫他吃飯,他還挑三揀四。吃完飯,他在沙發上葛優癱玩手機,我還要收拾、洗碗,下樓倒垃圾。”

你說的話,他永遠聽不懂。

我老公給我的情人節禮物:十斤蘋果。他說,我知道你愛吃。

跟老公說:哎呦真不想過情人節,都沒人送我花了。老公深情地望著我,給了我一個摸頭殺,說:那咱們不過了。

跟老公說我發燒,有點口渴,他卻回一句:那你喝多點水呀。

就算你給我買口紅我也不會原諒你!!好的,不買不買。

目睹完這一切,我突然有點心酸。

原來大家的婚姻都是一個樣。同一個世界,同一個老公。

愛情的玫瑰香檳遇上婚姻的柴米油鹽,完敗,一地雞毛。

當初那個濃情蜜意、事事遷就的他,變得沉默寡言、無動于衷。

當初那個天真愛笑、羅曼蒂克的你,被生活折磨成一個怨婦。

《幸福婚姻法則》一書中有這樣一句:“在這個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掐死對方的想法”。

尤其是在生完小孩之后的頭兩年。明明是兩個人一起生的,帶孩子卻成了你一個人的事。他只是偶爾興起陪孩子玩一玩。有時候,你真想把寶寶拉粑粑的紙尿褲甩他一臉。

你需要一個攜手共進的愛人,他則需要一個全方位的保姆。所以,兩個人永遠不在一條線上。




2

婚姻里,聽不懂你的話,其實不能全怪男人。

因為男人和女人的思維方式不同:

男性的思維構成簡單,就像是建造高樓大廈,直來直去。

女性的思維方式要復雜很多,就像是建造蜂巢,形狀復雜。

所以,當女人習慣拐彎抹角表達自己意思的時候,習慣直來直去的男人永遠聽不懂,你跟他說不要禮物,他就真的不送。

為了避免再出現兩種性別不同的思維模式而導致的誤解和爭吵。不如就像薛之謙歌詞里唱的,“簡單點,說話的方式簡單點。”

他追求你時,在荷爾蒙的亢奮誘導下,他會挖空心思、想盡辦法去揣摩你的內心。他會留意你說的每一句話,發的每一條朋友圈、微博、QQ簽名。甚至于會求助于你的閨蜜,然后在每一個節日給你準備一份驚喜的禮物。

婚后,你的拐彎抹角、口是心非都將會遭到他的痛擊。因為你還是小女人小心思,他卻提前進入了安全的懈怠期。

光陰有限,時間寶貴。與其花時間試探,不如直接一點。用你的簡單粗暴對抗他的直來直去。

七夕就快到了,想要禮物直接討。“老公,我看中了一款XXX,你送我唄。” 或者干脆自己直接買截圖讓他微信轉賬。

3

男人不干家務,其實也不全是他的錯。

他這種巨嬰,其實都是被你寵出來的。

戀愛時,為了愛他,你極力塑造賢惠的形象,主動走進廚房。

婚后,你母性泛濫,“家務全包,一日三餐現做”。

他樂得做甩手掌柜,你卻從一個小女人被迫成長為一個“左手抱娃,右手拿鍋鏟”的女漢紙。

你越是任勞任怨的自我輕賤,他越是肆無忌憚的有恃無恐。

這種巨嬰越養越大,大到你永遠沒法滿足他的需求,他便向外尋找新歡。

聰明的女人絕不用功要做賢妻,她只巧妙地偷懶。

聰明的女人戀愛開始之前就表示自己不會煮飯。一個男人為了追求她,就必須要承包她下半生的飲食。

婚后,他毀約了。撒手不干了。你要是接過他的鍋鏟,你就輸了。

我以前的一個女同事從來不會為家務活這種瑣事操勞。花錢請個鐘點工,白天照常上班。下班回到家, 地板干干凈凈,家里整整齊齊。飯桌上擺好了留有余溫的飯菜。

她寧愿花錢買各種智能機器。掃地、拖地、洗碗、處理垃圾等,能讓機器干的就不會傻到自己做。

所以,我們永遠不要讓婚姻陷入瑣碎中,不要讓家務影響夫妻關系,破壞家庭和諧。

4

一個家庭中,男人不幫忙帶小孩,其實也不全是他的錯。

大部分的男人都不像懷胎十月的女人一樣具有帶孩子的天分。

孩子一生下來,可能他也嘗試過幫忙。但是,由于你不經意間的嫌棄,就挫傷了他學習帶娃的積極性。

他幫忙換紙尿褲,沖牛奶。你卻沖他喊,“笨死了,換個尿片都不會,走開吧,我來。” “磨磨蹭蹭,孩子哭了那么久,還沒沖好奶,走開吧,我來。”

你叫他走開,他倒樂得輕松。

BBC說,70%嬰兒夜間哭鬧都是故意假裝的,目的是吸引大人一起玩,而90%的男性家長會假裝未醒,好讓孩子母親起來去照顧孩子。

男人之所以裝睡,那是因為他覺得你會處理。

長此以往,孩子都是你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他便成了局外人。

你把孩子當成你的價值所在,卻還要責怪他不幫忙。

你懷疑他壓根帶不了小孩,更不放心把孩子交給他。

《請回答1988》里有一集,正煥媽媽出門了,然后父子三人在家里出了亂子但是都機智地解決了,然后他媽回來看見家里一切正常就不高興了。

所以說,家庭和孩子并不是非你不可,不要把自己當救世主。離了你,雖然過程尷尬,但是結果都是一樣的。

三毛用她六年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

我不太同意離婚,小小的摩擦如果以離婚做后盾的話,往往會造成更大的破壞。

結婚時的承諾應該是感情,也是理智的。結婚是一紙生命的合約,簽下了就應該守信用。小小的摩擦,應該視而不見。

我結婚的時候曾經對自己說過,我做了這個選擇,就要做全部的付出,而且沒有退路,一旦想到沒有退路,我就只有一個觀念,把它做得最好。只要雙方能相互牽合,發自內心,便成就了好姻緣。

婚姻雖然一地雞毛,但是我們仍然要歡歌前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