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晚清歷史,每每到關鍵之處,總覺得甚為惋惜…如果慈禧皇太后把頤和園的工程十分之一的銀子劃給北洋建設,中日甲午一戰勝負或許另當別論;維新變法,如果再推遲一兩年,光緒皇帝歷練成熟,沒有那么操之過急,也還有走向成功的很大可能;如果不是康有為的野心、誤導與挑唆,也不至于釀成慈禧光緒母子反目,最終演變為庚子民族災難…忽然覺得高曉松先生的那個觀點有點對味了,一個民族,國家,當你的國運走下坡路的時候,其實是什么人,什么制度都無法挽救的…說白了,該你倒霉的時候,這一劫是逃不過的。
坦蕩
看晚清歷史,每每到關鍵之處,總覺得甚為惋惜…如果慈禧皇太后把頤和園的工程十分之一的銀子劃給北洋建設,中日甲午一戰勝負或許另當別論;維新變法,如果再推遲一兩年,光緒皇帝歷練成熟,沒有那么操之過急,也還有走向成功的很大可能;如果不是康有為的野心、誤導與挑唆,也不至于釀成慈禧光緒母子反目,最終演變為庚子民族災難…忽然覺得高曉松先生的那個觀點有點對味了,一個民族,國家,當你的國運走下坡路的時候,其實是什么人,什么制度都無法挽救的…說白了,該你倒霉的時候,這一劫是逃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