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寶,我的乖,先祝你六一節快樂。
昨晚沒有跟你通話,媽媽喝酒回家晚了哈!一早醒來趕快發微信你,跟你說說話,啊!今天一天心情美美的。
今天你班級六一聯歡活動,
圖片發自簡書App
像春游一樣,興奮的睡不著哈哈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還表演了節目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都羨慕嘍!
圖片發自簡書App
媽媽也和朋友過了個六一
馬迭爾的冰糕酸奶面包都是有名氣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下雨了,?我們又吃了火鍋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是中央大街步行街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中央大街原名為中國大街,1924年5月,由俄國工程師科姆特拉肖克設計、監工,中央大街鋪上了方石。
石頭道是中央大街一道獨特的景觀
據說鋪路用的方塊石為花崗巖雕鑄,長18厘米寬10厘米,其形狀大小如俄式的小面包,一塊一塊,精精巧巧,密密實實,光光亮亮。
路鋪得這樣藝術,在中外建筑史上都是少見的。據說當時一塊方石的價格就值一個銀元,一個銀元夠窮人吃一個月的。幾百米的中國大街可謂金子鋪成的路。據有關專家測定,中央大街 的方石塊還能磨上一二百年。
方石使得中央大街頓時顯得華貴起來,當時中國大街上的外國商店、藥店、飯店、旅店、酒吧、舞廳不計其數,其中道里秋林分公司、馬迭爾旅館在整個遠東地區也頗有名氣。在這條哈爾濱最時髦的街上,俄國的毛皮、英國的呢絨、法國的香水、德國的藥品、日本的棉布、美國的洋油、瑞士的鐘表、爪哇的砂糖、印度的麻袋,以及各國干鮮果品均有出售,不亞于一個國際商品博覽會。
1925年7月,中國大街正式改稱“中央大街”。中央大街,仍保持原來光滑的方塊花崗石鋪砌的路面。街道兩側商業、飲食服務網點近200家,形成了門類齊全、服務較為完備的商服中心,各商家紛紛重新裝飾門面,貼金鑲銀,張燈結彩,把中央大街打扮得更加富麗堂皇,成為哈爾濱最著名的最富特色的商業一條街。1997年,哈爾濱市政府把中央大街定為步行街。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之一。
好了,歷史介紹到這
明天見,愛你在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