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沒錢、沒時間放在嘴上,想一想如何改善生活。
如今,我們常把“窮”“忙”掛在嘴邊,卻忽略了自己擁有的:健康的身體、穩定的工作、愛你的家人。
恒子奶奶提醒我們:“如果總盯著沒有的東西,就會忘記已有的幸福。”
她自創的"五分鐘法則"被無數人奉為圭臬:當你焦慮未來時,先專注做好眼前的小事。
她說:“不要忽視你面前的事情,這是最重要的事情,自己的工作也好,孩子也好,家務也好,不管怎樣都不能讓眼前的生活過得凌亂落魄。”
當你焦慮時,不妨放下手機,給自己做一頓熱飯;失眠時,試試用溫水泡腳;難過時,允許自己放聲大哭——身體的修復,往往能帶來心靈的平靜。
每個人的幸福都是獨一無二的。
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試著每天記錄三件“小確幸”,你會發現生活的饋贈從未缺席。
04不要把自我價值建立在別人的認可上。
在這個萬物皆可比較的時代,我們習慣用他人的尺子丈量自己的人生。
有人夸你“溫柔體貼”,有人罵你“自私冷漠”;有人羨慕你事業有成,有人嘲笑你“單身無子”。
但恒子奶奶用九十載春秋告訴我們:真正的成熟,是懂得在世俗標準之外建立自己的價值坐標系。
"真正的價值感,來自于對自己的接納。"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軌跡,沒必要和他人比較。你不必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只要對得起自己的選擇。
05只要好好活著,就會有好事發生。
恒子奶奶見過太多生死離別:患者因抑郁癥自殺、朋友在地震中喪生、丈夫突發疾病離世。
但她始終相信:“生命的韌性遠超想象。”
在診室里,她常對絕望的患者說:“先吃好每一頓飯,睡好每一覺,其它的慢慢來。”
現代社會,年輕人常把“躺平”“擺爛”掛在嘴邊,但恒子奶奶說:“放棄很容易,但堅持下去才能看見轉機。”
她90歲仍在工作,不是為了賺錢,而是享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因為,“活著本身,就是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