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結束了,說起來,有很多憤憤不平的事情,當然也有好的事情發生。女排,這個詞現在代表著不放棄的努力。郎平,這個名字很多年前就知道,最近卻格外好聽。女排的勝利,無疑是振奮人心的,三大球里面奪冠的。女排的勝利,與堅持、奮斗、努力、不放棄等等,這一系列的正能量名詞脫不了干系。
可是人們似乎忽視了一樣東西,萬一她們沒有成功,誰還記得女排的運動員們為此所付出的努力?歷史是殘酷的,永遠只記得成功者。如果問你,幾年前十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的奧運會亞軍季軍第四名第五名,你還記得嗎?于是報道者選取有話題性的,有閱讀量的,越來越不重視運動精神,不再弘揚偉大的精神的力量。自己作為一個不努力的40分的,為了自己班上努力過了的98分比隔壁班的100分少,而指責他人,卻從不為自己那拿不出手的40分感到丟臉。這無疑是一種畸形的思想形態,卻大規模的存在。
猶記得劉翔當年跨欄破紀錄的時候,舉國歡慶,冠以飛人稱號,極度贊揚,全民尊敬愛戴,被夸得此人只應天上有地上無的。所謂物極必反,在后來的兩屆奧運會上,因為傷情,以及背負全國人民期望的壓力,英雄失敗了。于是,被捧的有多高,就被噴的有多厲害。這不能不說是悲哀、無奈的,雖然如今時過境遷,但當時造成的傷害應該還是在的吧。
時至今日,不知道是國民越來越寬容了,還是寬容的那一代人民長大了,今年終于有部分人不再金牌唯一論。能夠為每一位拼搏的奧運健兒加油,這是精神文明的進步,是可喜的存在。
至于那些奧運健兒們,如果他們沒有成功,那也不代表他們沒有努力沒有付出。所以,如果他們沒有成功,也請表揚他們所揮灑下來的汗水,贊揚他們無數個日日夜夜的辛苦練習。
事后諸葛亮人人都能當,錦上添花也不是難事,做個雪中送炭的人,才是難能可貴的,給努力過的參與者鼓勵,給成功者祝福,讓世界多點溫暖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