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沐云齋
先生問在坐之友:“比來功夫何似?”
一友舉虛明意思。先生曰:“此是說光景。”一友敘今昔異同。先生曰:“此是說效驗。”二友惘然,請是。
先生曰:“吾輩今日用功,只是要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見善即遷,有過即改,方是真切功夫。如此則人欲日消,天理日明。
若只管求光景,說效驗,卻是助長外馳病痛,不是功夫。”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在實際生活當中,都是一以一顆紛亂躁動的心顧慮著人欲中渴求的東西,就是太看中結果,只盯著光景效驗,卻忽視在調節心態上下功夫,或者稍微下一點功夫就要看光景效驗,這都是功利心作祟,天理何存呢?有這樣的心,我們有光景效驗,就會助長傲心;沒有,就可能腹誹致良知。這樣必然起起伏伏,很難往前走。所以,只有將心念功夫落實在志向上,才能去人欲得天理。
去人欲、存天理,才是真正的功夫。這個過程就是立志、勤學、改過、責善的過程。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也許一開始,不一定立即看到效果,但假以時日,光明漸起,喜悅漸生。就像樹木生長一樣,可能我們未必看出一棵樹每天長高多少,但是只要給它時間,就會變成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