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薛侃錄上》
? ? ? 薛侃,字尚謙,號中離,世稱中離先生,陽明先生的重要弟子。是陽明心學在嶺南的繼承人和推動者,本篇是薛侃跟隨先生學習的心學筆記。
? ? ? ? 有很多發(fā)人身省的對話。
? ? ? ? 原文如下:
? ? ? ? 先生問在坐之友:“比來工夫何似?” 一友舉虛明意思。 先生曰:“此是說光景。” 一友敘今昔異同。 先生曰:“此是說效驗。” 二友惘然請是。
? ? ? ? 先生曰:“吾輩今日用功,只是要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見善即遷,有過即改,方是真切工夫。如此,則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若只管求光景,說效驗,卻是助長外馳病痛,不是功夫。”
? ? ? ? 先生問在座的朋友,近來功夫進展若何?一個友說內心虛明,先生直接說這是表面現(xiàn)象;一友說現(xiàn)在跟過去比成長很多,先生說你這是說效驗,二位朋友也很迷茫,明明俺們進步很大,先生咋不肯定我們呢?
? ? ? ? 陽明先生說,我們這些人今日還在用功,只是為善之心切。這也是急功近利,投機取巧。不是真正的工夫。
? ? ? ? 先生在這里定義了為學工夫:“此心真切,見善即遷,有過即改,方是真切工夫。”什么樣的工夫呢?先生說:必成圣人之心真真切切,能夠快速遷善,能夠快速改過,才是真工夫。先生說過,圣人不是不犯錯,圣人跟普通人不一樣的擅長改過。所以為學工夫,不是我成長了多少,不是我跟過去相比進步了多少,最最重要的是我遷善的速度有多么快。如果一味追求內心虛明,沉浸于自己必國外進步了。只是助長向外求的病痛。
? ? ? 回顧自己的學習與成長歷程,之前特別注重光景與效驗。無論你成長多么巨大,其實,這些都已經(jīng)成為過去了。今后,。。
? ? ? ? 今后再做什么?見善則遷,有過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