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香港
從杭州出發到香港,時間不久,1小時40分鐘的飛機,不過從學校到機場花了蠻久,早上4點半就起了,旅途還是蠻勞累的。
第一次來香港,剛到香港就發現機場好大,還有地鐵從下飛機到入境,取行李的隊伍也很長。香港也確實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有很多的外國友人。
到了港科大的第一天,先是住進了學生宿舍樓,然后饑腸轆轆的去找吃的。港科大是一所真真正正建在山上的學校,公路全是盤山,爬山全靠電梯,各種lift。港科大的另一邊是海,學校里就可以到海邊,還是很棒的。
宿舍
海
再講講港科大的人文環境真是不錯,校內燒烤,樓層休息室(就是個小廚房),各種配套設施都很齊全。在校內走著,看到的也是各國的朋友都有,大家都是有說有笑,怡然自得。
海邊
最后說說這次夏令營,很多的外國朋友,有印度、印度尼西亞、法國、意大利,英美的倒是很少見。用著自己半生不熟的英文也算和他們能聊上幾句,真的是說出關鍵詞就可以,不管英文是好是壞,隨便講講總是可以的。
港科大建于1991年,是一所很年輕的學校,整體的設計參照的是美國的方式,無論是學校環境的設計還是教育體系的設置都是如此。教授也有很多都是在美國有過多年學習研究經歷的人,當然大部分都是中國人。
香港雖然是亞洲的金融中心,但它的IT行業并不是十分發達,因此對我這樣希望未來從事IT行業的人不是很友好。在教授們的分享中,更多的也體現出大陸的機會更多,描述港科的優勢時提到的也是和深圳、廣州很近,因此機會很多。港科的國際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別國的學生主要來自亞洲,特別是東南亞,而歐美的人極少,這一點從參加夏令營的人員分布中就可以看出。
圖書館
圖書館
俯瞰
圖書館
模型圖
港科給我的感覺總結來說,在亞洲,港科無疑是最國際化的學校之一,既因為它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學生,也因為它有各種海外經歷的老師。更重要的是,它培養學生一種全球化的思維方式,站在世界的角度看問題,比如計算機這個學科,就將美國的頂尖名校作為學習的榜樣和超越的目標。但是可能是因為中國人占了多數的原因,其給人的國際化感覺不夠純正,多少有點和大陸學校為全球化而全球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