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不管父母學歷高低、賺錢多少,接納孩子是父母最重要、最需要做的一件事!
在生活中,我發現有很多家長嘴上說要接納孩子,但是并不清楚接納的真正意思。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接納,什么是接納?接納的范圍是什么以及如何接納孩子?
1 什么是接納?接納什么?
通俗的說,接納就是不帶任何評判的接受孩子的感受、想法和行為,理解孩子。接納不等于接受,雖然我可能不喜歡你的某些思想行為,但是我允許你做你自己。
比如說,孩子尿床了,還沒等媽媽說話,孩子可能覺得丟臉或者擔心媽媽批評,先哭起來了。
允許孩子有害怕的感覺,允許孩子哭出來,就是接納孩子的情緒感受。
有的家長不讓孩子哭,而且還責備孩子:“這么大的人了怎么還尿床!”這就是不接納孩子的情緒感受。
再舉個例子,我兒子這兩天特別想吃泡面,買回來給他泡好后,他說涼一涼再吃。等面涼了,他吃了一口就放下筷子:“我不想吃了。”我說:“好的。”
我接納的是孩子想吃泡面的欲望、不想吃就不吃了的感覺和行為。
往往這個時候有的家長會說:“你自己嚷嚷著要吃泡面吃泡面,我給你泡好了你又不吃了,這不是浪費嗎!是你自己非要吃的,我都泡好了!不行,必須得吃了!”
孩子剛開始想吃,后來又不想吃了,這件事沒有對錯,是孩子在跟著自己的感覺走。但是如果家長生氣并且訓斥孩子,就是不接納孩子的感受和行為,責罵他浪費,就叫評判。
就像我們興沖沖的去吃垂涎已久的一家餐廳,但是等菜上桌后發現自己也不是那么有胃口了,可能就吃了幾口就結賬走人了,這種感覺是沒有對錯的。
有的人會說浪費食物,可是如果硬吃了不想吃的東西導致身體不舒服,這才是最大的浪費呀!而且吃不完可以打包嘛,說不定第二天就有胃口了呢!還有上面那碗泡面,孩子不想吃了,我可以吃啊!平時減肥不敢吃,這可有了個光明正大的理由啦!
2 為什么要接納孩子?
為什么要接納孩子呢?我們經常聽說一句話叫愛滿自溢,直白地理解就是,孩子在父母這里收到的愛滿了,才有多余的愛去愛別人;父母足夠接納孩子了,未來孩子才能夠接納他人,接納這個世界。
我接觸過很多小孩包括大人,那些在交流時能夠明確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在遇到問題時能冷靜的想辦法而不是鬧情緒的,個性鮮明、不容易被別人的意見左右的人,背后都有一對尊重孩子、理解接納孩子各種想法行為的父母。
最近網上熱傳的,明星杜江和霍思燕的小暖男兒子嗯哼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父母彼此恩愛,而且非常愛孩子、接納孩子。孩子在這種家庭氛圍下成長起來,對朋友友好,對父母感恩,情商高真的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那接納的范圍是什么呢?這里涉及到界限的問題,首先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界限,這就是我們的底線,誰觸碰到我們的底線我們就會生氣。其次我們作為國家的一份子在這個社會上生活,法律法規、社會公德是一定要遵守的。
在我們的底線和國家的法律法規、社會公德之間的部分,就是我們接納孩子的范圍,也就是下圖中填了紅心的部分:
家長的擔心、恐懼、憤怒越多,這個小圈就會被撐的越大,孩子被接納的范圍就會越小。如下圖所示:
如果把這些小紅心比作家長對孩子的愛,大家也可以這么理解:家長的心越小(少),對孩子的接納度就越低,孩子能接收到的愛就越少;家長的心越大(多),孩子能接收到的愛就越多。
3 如何接納孩子?
接納孩子的具體做法,可以遵循三個要點:拒絕評判、表達共情、表達感受。
我記得兒子小時候在院子里跑來跑去摔倒了,膝蓋擦傷了,疼的大哭起來。我扶起孩子,擁入懷中,輕聲地跟他說:“媽媽知道你肯定很疼,想哭就哭一會兒吧,媽媽抱著你。”兒子哭了一會兒之后繼續開心的玩耍去了,而且自己會有意識的不快跑,避免摔倒。
還有一次兒子說:“我們班的某某某太討厭了,總是拿我東西!我不上學了!”我說:“是啊,太討厭了!怎么可以不經別人允許隨便拿我兒子東西呢!太氣人了!明天我一定得去狠狠揍他一頓!揍得他滿地找牙,屁股開花!”邊說邊表演打人的情景,逗得兒子轉怒為喜。第二天早上起來,兒子高高興興的上學去了,沒有提起那個討厭的同學。
這兩件事上我都沒有評判孩子的言行,只是在和他共情,表達我的感受。當他感覺到了被理解,壞情緒自然就出去了,也就不會再去糾結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4 總結:
總之,接納孩子是一件需要父母懷揣愛心和耐心,長期堅持的事情。足夠的接納能讓孩子的人生之路走的越來越順暢!
希望此文能夠帶給家長們一點啟發,為了提高孩子的人生質量,盡可能多的去接納孩子吧!如果覺得有收獲,一定要轉發給其他家長看看哦!
作者簡介:嘉徽媽咪,一位喜歡給小朋友讀繪本的家庭教育從業者,擅長親子、婚姻關系咨詢,咨詢經驗豐富。歡迎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