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捕捉語言之外的信息是相當敏感的,唯有,真正地接納,真實地表達,客觀地看見,尊重并理解他的需求,不控制不推動不指導,放下咱們做救世主的沖動,耐心地跟隨他的感受和情緒,才有可能與孩子同頻,接收并解碼他發出的信息。否則,你細微的神態變化或語氣語調都會因為“虛假接納”而出賣你。
? ?相信孩子有這個能力,他們猶如一面鏡子照得出真情假意……(真實表達指的是可以拍下來和錄下來的事實。如:你總是遲到!遲到是事實,總是遲到是無法錄制,帶有評判的加工信息不是客觀事實。可以說:你遲到了一個小時。事實往往沒有殺傷力,傷害孩子的是咱們的主觀評判和語言背后的意圖。)
——《P.E.T.父母效能訓練實踐篇》筆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