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班族都在叫累,難道沒事情做就不累嗎
分享一下我朋友的真實故事。
一天,他給我說:“如果我愿意,一年下來我只需要拿出一半時間上班,剩下的時間都可以自由支配,也就是說完全可以飛揚地玩?!?/p>
“真正閑下來之后,問題出現了,我覺得并不開心?!?/p>
聽完這話,我有點不淡定了,“你扯什么犢子,知道你閑,在這裝什么**”
大多數情況下,大家上班搬磚已經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只想著有點時間多睡覺,但是哪有多余的時間呢?
工作繁忙的時候,幻想著如果自己要有清閑的時間,是多么的幸福,然而,一旦突然間會擁有自己可支配的時間,往往會覺得沒有什么具體的事情可做。
真正閑下來,便會無休止的睡懶覺,眼睜睜的看著時間一個小時,一上午一下午的過去一整天,什么也做不了,內心空虛焦慮。
反而有時候忙碌充實,會覺得一天內能夠做很多事情,覺得這一天過的也比較有意義。
財富自由是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話,然而,財富自由,就是說不用去做什么事?天天閑著忙嗎?
這個問題稍后我們再討論。
其實真正的自由并不是說什么事不做,每天閑著就很開心。
即使財富自由后,什么事也不做,你遲早會瘋掉。
任何時候都要做事情,太閑,無事可做,會讓你無聊頹廢,甚至垮掉。
那我還是喜歡財富自由,垮掉我也認了。有的網友會這樣說。
首先怎樣才能財富自由呢?
02 財富自由的快速通道,人人可以操作
被動收入可以滿足開支需求時,便實現了財富自由。
我們每天辛苦上班打工,每個月固定賺的工資,薪水只能算是主動取得的收入。這是我們用自己的能力和時間換取的,也叫做人力資產。
作為不同的個體,因為學歷學識等不相同,那么,每個人創造的價值,財富收入也不同的,也就是說,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人力資產。
所有的收入都是資產產生的。
資金和資產是不同的。
你有100萬元的資金和有一座價值100萬元的房產,它們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
房產能夠給你帶來房租等源源不斷的收入,而資金是有限的,消費完就沒了。
因此,盡可能擁有更多的資產才是我們應該樹立的目標。
03 積累資產
臺灣有一對夫婦,他們用賺來的錢,不停的投資理財,積累到一定程度的資產后,單憑資產給他帶來的紅利就足夠滿足生活,所以他們就提前退休了,還出了一本書《不上班也有錢》。
道理很簡單,就是說盡可能的擁有更多的資產,但是操作起來需要耐心,智慧,甚至決心。
人力資產就是要提升自己的文憑能力,讓自己更值錢,獲得更多薪水。
其他就是積累資產。房產,股票,債券等都是不錯的資產。
對于新手,沒有任何經驗或者沒有資金,只要錨定投資指數基金就可以。
這還有一個前提是,要足夠有耐心,要長期持有。
提到股神,大家都會想到巴菲特,事實上巴菲特前期的投入回報收入都是在他60歲之后才得到的,因此,除了會投資外,另外重要的一點是要活得足夠長。
股神說過一句經典的話是,只要定投指數基金,最終都會大賺。
指數基金是股票基金中的一種,具體分類我們就不再多介紹了,只說能用得著的實操建議。
就是定投指數基金,比如滬深100等,長期定投的好處就是,雖然一時會有賺有賠,但長期看就是賺的。
還有一種說法是,只要這個國家發展大家有信心,那么放心買指數基金就行,一定最終會賺得收益。
定投也有很多種方法,有的是定期定額,有的是定期不定額,也有的是不定期不定額,這需要你進一步學習了解定投的一些基本知識就可以了。
如果實在沒時間興趣了解這些知識,就只想投資,想為未來做打算,果斷投資指數基金便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