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有一個小孩,在懷他的時候,我會讓感受到母親的歡欣與期待,每天和他絮絮叨叨地說我隨時隨地看到的、聽到的、想著的。他若在肚子里左一個彎鉤圈右一個掃堂腿,我會笑著罵他,絕不會客氣。我的快樂、煩惱與悲傷,都會真實地說給他聽,因為我知道瞞是瞞不住的,他能感受得到。
我會過有規律的生活,安排一段時間和他一起聽好聽的音樂,唱喜歡的歌。不刻意聽從某個專家的意見進行正規“科學”的胎教,順其自然過我自己快樂而恬靜的生活。我會在這個期間學習一些心理學與育嬰等知識,和媽媽們一起學習如何更好地照顧嬰兒,包括學習一些廚藝,他出生后我可以把他照顧得更好,讓他更健康地成長。
孩子出生后,在他很小的時候我會引導他有智慧地玩,學習和玩不發生沖突。學習是一種本能,學爬、學走、學說話,哪一樣不都是孩子的自然需求?順應孩子的自然需求,我會教給他許多東西,如走路摔倒了不會打桌椅或地面,而是讓他體味該體驗的感受,如玩的球跑遠了,我不會嫌他慢而主動拾起,他自己要吃飯那就讓他順其自然地吃,不嘮叨些沒用的,如弄得哪都是啊、如何拿勺往嘴里送等,喜歡是最香的飯菜,我要讓他體味自己做事的快樂,和他的厲害。
我會仔細觀察他的天性,順應天性讓他學喜歡的一種樂器或其他藝術類,學就堅持,不會經常換。我要引導他愛上讀書,愛聽故事,愛講故事,我要漸漸成為他的鐵粉,讓故事伴隨他成長,樹立起方向性正確的善惡觀。我會根據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在高效適合的時間段學習相應的技能,每一項學習都有計劃性和針對性,孩子感覺到的是玩,而在我這里都是有序推進。我要教給他如何使用字典和其他需要用到的工具、方法,從小就讓他喜歡自我探索和獨立解決問題。
在娘胎里我就注意培養他過有規律的生活,來到人間后這種自律習慣更不能大意,要做到這一點我必須自己首先做到。在他面前不玩手機,不碰電腦,不開電視,陪他就專注地陪,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和他共處的時光里。在我還有能力影響他時,我會和他一起養成運動、閱讀、旅行、做家務、積極思維等習慣,要給提供空間和機會,讓他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耍,與同齡人相伴成長是最好的陪伴。
孩子開始求學,我會對他提要求,我要他成為學霸,有一種競爭意識。我不會以分數論英雄,更不會因為分數給臉色,但是我要讓懂得擁有競爭能力是生存之本。競爭不是嫉妒,更不是必須比別人強很多,而是要不斷地越而勝己。在成功或失敗中都要吸取教訓,全方位地總結經驗,體味其中的滋味。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即使有他可以借力的方便資源,我盡可能不給他用,摔打、挫折、氣急敗壞等都是他成長中非常好的營養,讓他自己摸爬滾打,讓他自己在克服困難中樹立起自信,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他自己的人生我不能給規劃,我要讓自己放手去開創屬于他的生活。
成年后的生活就不談假設了,因為我的小孩正在成年,一是要讓他看到我每天生活的鮮活與充實,做,就是最強有力的語言,二是我不會為了他放棄我自己的生活和追求,我們是獨立的個體,都要過好自己。三是對他的希望和期待一直都在,默默支持他健康有力地成長,看他逐步成熟,擁有自己喜歡的事業和幸福的家庭。
很高興,我是一個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