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情緒ABC理論”,我們可以怎么做?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敲黑板)什么是情緒ABC理論?

情緒ABC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建的。就是認為激發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個英文字母)只是引發情緒和行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個英文字母)的間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則是個體對激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個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極情緒和行為障礙結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發事件(A)直接引發的,而是由于經受這一事件的個體對它不正確的認知和評價所產生的錯誤信念(B)所直接引起。錯誤信念也稱為非理性信念。

? ? ? ? 通常人們會認為誘發事件A直接導致了人的情緒和行為結果C,發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緒體驗。為什么?就是誘發事件A與情緒、行為結果C之間還有個對誘發事件A的看法、解釋的B在起作用。于是不同的B帶來的C大相徑庭。


二,兩個簡單的例子

例子一:有種冷叫做姥姥冷

A:秋冬交替之際,氣溫降了幾度,姥姥和媽媽爭執要不要第二天添衣服。

B1:(姥姥的)小孩抵抗力弱,多穿點沒錯

B2:(媽媽的)春捂秋凍別急著添衣,讓小孩逐漸適應增強抵抗力

姥姥和媽媽的Belief誰對誰錯?誰優誰劣?

信念無對錯!但是C卻不同了:

C1:(姥姥的)第二天不管三七二十一給孩子加上秋褲

C2:(媽媽的)第二天該干嘛干嘛,孩子放學回家再問他冷不冷?需不需要多穿?

例子二:有種不痛快叫自找不痛快

A:老公因公應酬晚歸

B1:老公為了家庭,下班還得應酬,挺辛苦的

B2:天天應酬,不陪孩子不陪我,是不是拿應酬做借口呀?

所以:

C1:桌上擺好涼白開,留著門燈

C2:怒氣沖沖回來大吵一架

這情形我家真實上演過,你們猜哪種更增進夫妻感情?


三,怎么做?

圖片發自簡書App

方法一:看掛圖(話說我真想把這幅圖掛滿房間)

? ? ? ? 這就是著名的冰山掛圖:用來提醒自己你看到的永遠只是冰山的一角,而且是顯露出來的顯而易見的一段。所以我平時看到孩子的“惱人”的行為就是冰山上面露出來的部分,而我們經常忽略的、最需要關注的卻是冰山下面那深不可測的大部分—孩子的信念、感受、想法。

? ? ? ? 當孩子哭泣、發脾氣、摔打東西、厭學、不聽話時,僅糾正行為顯然是粗暴和只有短時效應的。


方法二:深呼吸十秒,自己甄別自己的行為是由什么信念導致的?如果換一種B,結果(C)會是什么?


? ? ? ? ?人生苦短,從知道到做到不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