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突---作業
? ? ? ?這兩天由于孩子作業問題,帶來了不少麻煩。上周末的作業,在周一語文老師檢查有差部分作業,孩子說周末已做,只是本子未帶,然后就是打電話讓我在家找,又是打電話給他爸那里找,一頓折騰后,老師讓他在學校把作業補完成。結果就是舊作業沒補完,新作業又來了。晚上再一拖沓,周一的語文作業還是第二天早上定5:30鬧鐘才起來完成的。關鍵完成了,里面有些空未填寫,到學校又被老師給批評了,老師公開在家長群內@家長,對于此事,我私下也跟班主任微信了。不是不管,現在這樣,我們也在努力學習做好一個家長。還跟老師保證接下來半個月保證完成作業。其實這些我都未生氣,也未想過去打罵孩子,心態很平和的看待這些事情。但就在晚上他做作業的時候,由于數學有2題不會,求助于我,我帶著他邊打草稿邊引導他思考,結果他把腳放在寫字桌上悠哉悠哉,還一臉不在乎的樣子,徹底把我惹怒了,對著作業用力的拍桌子。這也許就是這兩天的作業積怨,只是需要一個點來引爆。輔導作業就是這個引爆點,我自己情緒沒控制住,有些歇斯底里了。(看似自己已經接納,其實是拿著小本本在跟他記賬,等待爆點)然后他就不高興不說話,作業也不做了,癱坐在椅子上發呆。無論我說什么他都不給予回應,這就是我,一個沒有耐心暴躁的我,之前做的能量穩定全部白費。我防止自己繼續被激怒,我轉身離開,回到自己房間陽臺上開始記錄下來這一刻,能量對撞時需要抽離,讓自己冷靜。
? ? ? ? ? ?寫了一會簡書,起風了,怕下雨,就把陽臺上給他洗的鞋子收進來,風太大,他的一只鞋墊被風吹下去了,我借此機會想緩和關系,就喊他幫忙,他也主動應答了我。后來我們兩個一起下樓去尋找他的鞋墊,一路上我們兩個開始討論是誰的錯,他覺得我沒耐心發脾氣拍桌子,我怪他我教他寫作業他不積極響應。我們又拿了跟他買的涼拖快遞,扯到最后,我們找一個涼亭坐下來,好好說了相互也道歉了。就這樣合好一起回家陪他繼續寫作業了。我有時也又個小孩子,也想得到兒子的哄我的感覺,總希望他能真意識到他錯了跟我道歉。最終沒有一個輸贏,他有他的想法和認知,覺得我不該發脾氣,覺得我要多一些耐心;我覺得是他故意拖延不重視作業,磨嘰。。。
? ? ? ? ?極度匱乏的我,當晚找到了桂軍姐,請她發幾篇群內其它家長遇到此類問題的處理方式,其實很多家長都遇到了此類問題,孩子不想寫作業,天天拖延到半夜,甚至早上起來補作業,家長能量不穩定,聚焦錯了,學習了親子關系總希望能立桿見影。。。。。。
自我反思
吸引力法則:你聚焦什么,吸引什么!聚焦孩子好的部分>他不好的部分,好的次數>不好的次數。比如:他已經做了的部分作業去聚焦,比上次完成情況好一點點也是進步,比如以前做作業要花四個小時今天只花了3小時,為什么你能做到呢?。。。。。
現狀是我們的起點,出發點,使力點。如果一直不接納現狀,只能把時間花在抗拒的現狀上,只能原地踏步,有可能退步。
先舒緩,感賞,讓自己覺得相較之前進步很大了,聚焦孩子夠好的一面,同時接納孩子現狀只能往前走,接納才會有改善。孩子現狀是正常而自然,對學習阻力才會有這些表現,人的外在表象由他對具體事物認定所決定的。
先跟自己談妥,孩子能做一點已經很不錯了,孩子現在是在克服他的阻力去學習,做應該做的事情。這樣定義,對孩子就有完全不同的觀感,有助于接納孩子目前的現狀。
? ? ? ? 去學習手賬課程,了解情緒的狀態,處在平靜清安的階段,跟孩子談學習的問題,孩子更愿意聽進去。比如:哎呀,孩子你還有一些功課沒完成 ,我相信你也會完成,我還是忍不住焦慮。如果他做到了一部分,就要打心底里感賞他,一開始他做的比較少,慢,但看到孩子能克服阻力,更好的完成功課就是很好。切忌,用操縱的心態去要求孩子去完成更多的功課。讓孩子知道他點滴的努力蘊含著的意義是什么:克服舊習慣,建立新習慣的一個過程。
? ? ? ?磁場在點滴修煉中改變,動態的向好。孩子做到的要感賞,能夠做到的部分拆分開來多角度去感賞,不僅于一句帶過。比如孩子做了一部分的功課,從好多個面向感賞,1:克服慣性動能,去勉強自己去做應該的事情,態度很好了,值得感賞;2:孩子去做功課不管時間多長多好,在這個時間段都是在為他增添新的動能,打斷舊模式,讓他的新模式強一些的過程;3:孩子這樣做了,我自己本身感覺比以前是不是更好了,然后會不會覺得孩子這樣子也是不容易的,所以開始懂得孩子感賞孩子,自己也可以做的更好;4:如果孩子能夠持續這樣,他未來會怎么樣呢,可以去憧憬孩子越做越多會有多好,而不是聚焦現狀不好的。我們沒看到這個動態的過程,每天持續做一點點,會越做越好。
? ? ? ? 可以跟孩子去聊,每當他比之前做的更多了更長了,我們就可以感賞表揚孩子。比如:你昨天做功課只能花半個小時,現在都能花1個小時了,進步很大,你是如何做到的呢,以前都覺得很痛苦不想做了,現在為什么能堅持這么久呢?讓孩子去回想是如何克服困難的,其實困難度是聚焦出來的,越抗拒越痛苦。所以當我們看到孩子做的夠好的部分,因此而感賞孩子有進步,希望孩子能總結一下,他就會在這個過程中有價值感和成就感,他就能感受到你對他進步而感到喜悅。家長需要總結一天當中他進步的點,而是總結做的不好的地方。這個不符合吸引定律,我們必須把一天做的好的部分選擇去聚焦,第二天才會有進步的。做的好的地方不是量方面的,而是抗拒感比以前輕了嗎?切忌:與孩子聊天,親子關系好可以總結不好的地方在哪里,親子關系不好就總結做的好的地方,明天如何發揚。可以駕馭學業,能平靜的接受做功課,未表現出抗拒的情緒,你是如何做到的?引導孩子啟動能量層面的進步。功課上,時間上有進步,周末預先跟孩子說好我們周末要如何去安排功課,跟孩子一起探討幾個方案,以前方案是沒規劃隨心所欲,結果就是沒作業交,多少能做一點,周六做比較輕松的作業,讓他覺得他有能力掌控這些的,有能力平衡玩樂的。強調選擇這個方案不容易。做到了就感賞,做不到忽視,下周再繼續,不愿意挑戰,可能是沒準備好,媽媽是期待你有這樣的突破。逐步幫助他舒緩對學習的阻力!
感賞
1,感賞兒子昨天在學校把語文作業抄寫完成,克服慣性動能,勉強自己去抄語文本。
2,感賞兒子知道我不能直接吹電扇,幫我把毯子蓋在身上,體貼,我心里暖暖地。
3,感賞4號兒子對作業有敬畏心,由于自己拖拉導致晚上11點未做完,定了早上5:30的鬧鐘起來完成作業,仍然是堅持克服慣性動能。
4,感賞兒子回來跟我分享學校發生的事情,某某同學又惹事了,班主任生氣。。。。某某同學休學半年因為其母親有精神問題,陪同母親一起去了一個地方。。。
5,感賞5號兒子早上定了6點的鬧鐘起來把語文試卷的作文給寫了。克服慣性動能,克服抗拒,自己完成了作業。
5,感賞自己有自我反思和調節親子關系的動力,努力去改善關系而努力學習,雖然偶爾有小摩擦,但比以前要好很多了。
6,感賞亮亮哥為了我能增加親子關系,精心挑選了親子互動禮物于兒子,他太用心了,用這個感情操碎了心。
7,感賞亮亮哥一直在我背后支持協助鼓勵我親子關系以及兩性關系的思考,他也受我的影響開始記筆記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