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以色示人者,色衰而愛弛。自2017年EMBA實施全國聯考以后,當低門檻的學位獲得途徑和優質商業社交資源難以為繼時,大多數高校商學院的EMBA門庭稀落,招生困難。吳曉波先生在2016年4月就預言:“EMBA死了“。 可謂一語成讖。隨著聯考前招收的最后一批EMBA學員即將畢業,烈火烹油的EMBA時代徐徐拉上帷幕,我想以一名“末代EMBA學生”的身份,為高校EMBA教育這個漸行漸遠的背影做一個小小的注腳。這些感悟應該對我們更理性地看待當下后EMBA時代,社會商學院遍地開花的亂象有一些幫助吧。
EMBA教育原本是面向企業高級管理人士的一門管理進階課程體系,我的同學們基本上都是在企業或者組織機構中居于高級管理崗位或者干脆就是企業老板。這群人普遍的畫像是:教育背景復雜,從事的行業和職業多樣化,社會閱歷豐富,有過比較成功的管理實踐,但絕大多數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管理學科教育。
”EMBA全稱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譯為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通常稱為在職MBA。它是由芝加哥大學管理學院首創。讀EMBA的學員一般由公司推薦,利用業余時間集中上課,課程內容廣泛,理論與實踐平相結合。其實質是一種具有學位的在職培訓,它對升至公司中、上級而又無MBA學位的管理人員很有意義。“ ------引自《MBA智庫》
如果在《笑傲江湖》的武俠世界里尋找EMBA這群人,他們就像福州的物流公司---“福威鏢局”中的林震南夫婦或是他們的戰略聯盟企業---“洛陽金刀”王家父子,他們在某個特定的領域或者區域內頗有社會名望,但武學本身的修為并不精純,可勝在走南闖北,見識頗廣,所以武功路數走的是實用主義路線和拿來主義,管理實踐中尤其講究的是“勢大力沉”四個字----身居高位有一定的權勢,執行力很強,再加上管理無對錯這一護身符,所以在企業中應付問題總能對付和抵擋幾下。這一點兒也不影響他們的社會聲望和財富的積累。
林平之同學就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跟著父母早早學習企業經營,如果一切都可以天隨人愿,假以時日,他就可以從“少鏢頭”轉正,在獲得青城派和金刀王家的支持后,福威鏢局業務范圍可以從東南一隅擴大到四川和中原腹地,不消說,小林同學在福布斯排行榜冒頭和境外敲鐘上市都是指日可待的。
豈料家道中途變故,企業經營大受打擊,很是不幸,但其實,企業經營總有周期,類似的極端情況也不是鳳毛麟角,況且好的經營者很多都是匡難救危時大顯身手的,福威鏢局也不是敗的毫無翻身資本,還有很多的土地、房屋、品牌等資源可以借以東山再起,要知道華山管院對林平之那可是收了一大筆學費的,連全院師生外出游歷考察的開銷,都是林平之拉來的金刀王家的慷慨贊助,這可不是一般人家能夠負擔的。
但很不幸,林平之同學錯誤地選擇了進入華山大學管理學院去念EMBA,這才是他個人和福威鏢局走向衰亡的真正拐點。
且讓我們看一下華山管院的EMBA課程設置吧。讓我們讀一下金庸老爺子的原文
“岳靈珊小嘴一扁,道:“這小子不中用得很,一套入門劍法練了三個月,還是沒半點樣子,偏生用功得緊,日練夜練,教人瞧得生氣,”---金庸《笑傲江湖》
又及
“令狐沖微感詫異,道:“他上華山來還只幾個月,便練到‘白虹貫日’和‘天紳倒懸’了?小師妹,本派劍法須得按部就班,可不能躁進。”---金庸《笑傲江湖》
仔細品讀MBA研二岳靈珊同學的話,是不是大有深意?---林平之入校以前,已經頗有武術根底,但管院一視同仁,EMBA的課程開設和普通MBA大同小異,統統從入門劍法按部就班,請問林平之同學的目的是快速成長,報仇雪恨,一個入門劍法練習三個月,真的不知道該說什么好,這和把令狐沖同學往精修《紫霞神功》和”無雙無對,寧氏一劍“的純學術道路上牽引的課程體系能一樣嗎?
而且,由于EMBA的上課時間較短,每個月一次課程,每次集中上課3、四天,每次要講2門課,假如按照系統的管理學科的方式進行教育,教授們根本來不及講透,只能擇其要點進行大致講述,根本無暇顧及更深的道的層面,然后丟給弟子們一本厚厚的教材,讓弟子們回去勤加修習領悟,所以,盡管小林子的課表進度神速,但令狐沖同學從學術修習的角度看過去,直呼不可思議。
這樣的教育模式,請問林平之同學又能獲得什么裨益呢? 大家動動心思大概就能明白了,既然說到了MBA,也讓我不妨也大不敬一下,放膽噴一下MBA的教育吧,還是讓我們再從《笑傲江湖》里面挑一個案例出來---勞德諾同學。
勞同學在考取華山管院的全日制MBA以前,在嵩山大學進修過一段時間,還在云貴那邊的幾個企業里面混過一陣子,后來考了華山管院的全日制MBA,按說以前有過工作實踐,現在管院學了也有年頭,應該是理論結合實踐,功力蹭蹭漲上去才對,可實際真動起手來,還是被人虐的不行,你別不信,就拿藥王廟的實操項目來說吧,那可是華山管院的重大項目,管院一眾上下都全力參與,可結果呢:“廟中弟子相繼受傷,一一被人制服。”。勞德諾作為華山管院的二號學生代表的實際表現讓人大跌眼鏡。
那為什么學院派弟子們一旦實操起來會這樣難堪?我們以反面案例教學法的方式,剖析一下令狐沖同學的逆襲成長之路。
令狐沖同學原本是要繼承管院的學術衣缽的,如果沒有遇見風清揚,他的實操能力大概比勞德諾強不了太多,但造化弄人,他的學術乃至人生軌跡從遇見風清揚開始發生逆轉。
說起風清揚,話題要回到十多年前管院討論開設EMBA課程的時候,那時院里爆發了激烈的討論并分成兩派,一派名為劍宗,提倡學以致用,以實際的管理技法和工具以及案例教育為核心,講究實操,重視形而下;一派名為氣宗,提倡以學科教育為主,沿襲MBA教育的模式,傳授學科門類中的普遍常識,學生以此為基礎通過論文的方式悟道。兩派觀點嚴重對立,風導是劍宗陣營的中堅分子,但最后劍氣二宗之爭以氣宗勝出結束,風導一氣之下不再參與EMBA教學。
機緣巧合,令狐同學在思過崖憋論文憋到便秘的時候,遇見了風導。風導是劍宗大家,教育令狐沖只花了幾天的時間,他通過把握企業和環境不同適應水平的基本類型及特點,以及資源運動的規律,在當年名噪一時的管理顧問獨孤求敗的管理操作手冊的基礎上,繼承和豐富了包括股權及治理、戰略及組織、財務管理、風險管理等9大類若干小類的應用模型---也就是“獨孤九劍”。這九個基本范式的教學效果又如何呢? 令狐沖現學現賣就擊敗了田伯光,后來差一點接受了日月神教副教主的offer,要知道任我行教主眼界極高,放眼武林,也只有“三個半人”能叫他佩服一下,連著名企業,老牌上市公司--武當派的首席CEO沖虛先生也只能算的上半個而已,令狐沖最后接手了晉商核心企業--恒山派,成為五大后起之秀的上市公司--五岳劍派中最年輕的CEO,他策劃的對百年上市公司少林寺的一次不成功的要約收購以及聯合任我行等人對江湖第一大教日月神教公司的重組,在江湖和學界都轟動一時,其實操能力不容懷疑,
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他和勞德諾會有這樣不同的走向?
風導在書中已經告訴了我們:“只是招數雖妙,一招招的分開來使,終究能給旁人破了”。令狐沖聽到這里,心里一動,隱隱想到了一層劍術的至理,不由得臉現狂喜之色。風清揚道:“你明白了甚么?說給我聽聽。”令狐沖道:“太師父是不是說,要是各招渾成,敵人便無法可破?”風清揚點了點頭,甚是歡喜。---金庸《笑傲江湖》
吳曉波在《EMBA死了》一文中說到:“當今商學院絕大多數的教授們離企業實踐實在太遠了,他們還在拿哈佛商學院的案例上課,還在用五年前甚至十年前的PPT,或者拿幾個網絡笑話驅走課堂里的哈欠。過去幾年,在幾家知名度最高的商學院里,都發生過學員憤怒罷課的尷尬事件。”
我以為這話說對了一半,他只說對了EMBA教育尷尬的現狀,而到底如何做,沒有給出解釋。
我同意吳曉波先生所言,目前很多案例的確都年代久遠,脫離現實。但我以親歷者來看,EMBA課程林林總總,但設置分散,每門學科都獨立成課,如教人盲眼摸象,所得只是片段和獨立的科目,所討論的案例也只是在單一學科視角下的死案例,EMBA學員們都精于世故,個個心里都知道這些死招法出了課堂是萬萬用不上的,即便是從中感悟到一些東西,但到底管不管用,其實心中也是無數,至于各學科真正在思想層面融匯貫通而建成管理哲學體系,則基本靠自悟,商學院在這個過程中存在感不大。
我在上面將EMBA教育和《笑傲江湖》穿鑿在一起,難免有一些牽強的意圖,我也不是強調劍宗的教法就是最好的教學模式,只是希望借助一些熟悉的角色和場景,讓大家理解一條本意良善的教育途徑為何被教育部和真正求學的學員不待見,為何高校通行的MBA和EMBA學科教育之下,大多只能教育出勞德諾式的學員的原因。
想來也是,我國整體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遠遠不及EMBA學位頒發的速度。這實在是個令EMBA教育者們難堪的局面。
但后EMBA時代,高校學科系統教育衰落后,到底什么樣的教育模式適合這些企業高級管理者?劍宗的方法就一定好么?似乎沒有定數。
只是諾大的江湖,一時出現了真空,“秦失其鹿,天下共逐“。
你看,那眾多喊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口號的各色民辦商學院遍地開花,各種特色、各種招牌大有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態勢,比如最近剛剛在褚老”三七“這天成立的,由王石和吳曉波聯袂背書的”褚馬商學院“等等~~
這些商學院究竟如何,我們將在下一篇中穿透現象,回歸求知的本源,結合我的EMBA親身經歷談一下我們這群人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繼續教育和這個行業未來發展的走向展望。
如果你對這個話題感興趣,歡迎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