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你是否愿意,你都必須得跟別人打交道,現如今也不可能到深山老林隱居,去過一個人的生活,最后孤獨終老。而且沒有一件事會照你所意料的那樣實現。
所以對人與人的溝通,特別是害怕與陌生人溝通的朋友們,我們來談一談西蒙?蘭卡斯特寫的《感召力》給我們介紹的“三腦”,讓我們的語言在溝通中更具有感召力,從而克服自己內心所害怕的社交。
001本能腦
當和陌生人第一次見面,看ta一眼,憑著直覺,就能給ta在心里做出一個評判,是嚴肅還是和氣,是好人還是壞人等等,俗話說面由心生,但又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必須克服我們的本能腦,建立信任的關系。
在說服別人前,首先你得自己相信,如果連自己都不信,何談把自己不信的東西很好的介紹給別人呢,還沒開始談就已經意味著結束了。就如推銷化妝品的那些人,如果自己不信,看不到效果,就讓她們賣,她們心里沒底,那絕對買不出去,也不想把自己不信的東西介紹給別人。所以必須得先充實自己,讓自己有底氣去相信,有了底氣,就更容易辦好事了。
其次,就是在說服別人時,調整好自己的呼吸,讓自己放輕松些,多做深呼吸,讓大腦有充足的氧氣。如果讓別人察覺到自己呼吸不均勻,那別人會認為你緊張,認為你對自己所闡述的事沒有信心,那往往會影響大家之間的合作。
最后,在說服別人的過程中,多用些比喻,用通俗易懂的話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讓別人更容易理解。然后一句話最多說一到兩個觀點就可以,清晰明了些,方便別人了解。
002情感腦
聽故事的人很多,但會講故事的很少。在得到,行行家,分答等App上,好多牛人都開了自己的課程,你說他們都會講故事嗎?那是肯定的,不然怎么會成為牛人呢,只是每個人和每個人講的不一樣,而且好多人還愛聽他們講故事。奧巴馬為什么能成為美國的總統,也是因為他會講故事。比起聽別人說話,更愿意聽別人講故事,因為一個故事會讓人有一種畫面感,感覺身臨其境,也是一種享受,一個道理也能通過一個故事變得更有影響力,而且好的故事還會長腿自己跑,就如睡前故事,寓言故事,小朋友百聽不厭。所以成為一個會講故事的高手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會講故事能為你加分。
現在好多人都知道重復的意義,就比如上課,一個知識點,老師不停的重復,再重復,那學生會認為老師重復講好幾次了,肯定是重點,好好復習,結果考試的時候真考到了,所以不容小覷這重復的力量。包括現在好多人都會說:“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啊”,其實沒開玩笑,是真重要。
003邏輯腦
有的人‘巴巴巴’說了一堆,最后聽他說的人都蒙圈了,相互看看,想問他想表達什么,反過來也把自己也整懵了,表示很尷尬,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還得自己屢清思路再來一遍,多浪費時間,精力啊。例如我們要跟老板匯報一個項目,因為老板的時間很寶貴,就得在最短時間內作出最簡又有效率的報告,那我們就最多例出三個方案以供老板選擇,在方案中還可以用圖表,數據等來做分析,簡單明了,更具有說服力。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相信自己,沒有克服不了的,重要的事說三遍:去實踐,去實踐,去實踐。一切就會變得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