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笑笑,這是我的第106篇原創親子教育筆記】
1. 啟發式提問
親子事件:
? ? ? 我兒子有時候會說,我想要干“壞事”。我說:“跟我說說看,你為什么想干“壞事”?”他說:“因為看電視和吃零食很開心。”我說:“你現在不看電視,還有沒有開心的事?”他想了想,說:“還有玩橡皮泥“。我接著說:“看電視久了會讓眼睛近視,吃垃圾食品會影響身體健康,你會怎么做呢?”他說:“那我還是玩橡皮泥吧!”
自我察覺:
? ? ? 三個問題,三個“啟發式問題”,沒有指責,沒有說教,沒有預設的答案,只是引導,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心里的想法,最后形成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斷,自己的選擇。
2. 關注于解決問題
親子事件:
? ? 丁當對于我的挑戰目前來說就是他的發脾氣,他不會沖我發脾氣,但是不合他意的時候會沖他爺爺和外太公發脾氣。家里人多,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他想表達的是什么。他的發脾氣和大人有很大的關系,也有性格比較急的原因。
? ? ? 鄰居弟弟在我家和他玩汽車,他玩的很投入很開心,后來鄰居弟弟去給他玩亂了,他就沖弟弟發脾氣。然后我們開始頭腦風暴,他自己想出當他發脾氣時,別人可以不理他,還想出了自己待一會兒,我給出的辦法是對別人溫和地提醒他安靜,他都很贊同。后來這辦法一直很有效果,而且我發現,他發脾氣的情況也有所減少。
? ? 自我察覺:
? ? 情緒管理對每個人都是很重要的功課,孩子需要學習,我也一樣需要學習。
3. 鼓勵和擁抱
親子事件:
? ? ? 晚上九點,兒子說:“媽媽,桌子上太亂了。”我說:“那你認為該怎么辦呢?”他說:“讓我們來收拾一下吧!”我說:“等媽媽批好學生的作業就過來。”不一會兒,兒子就把桌面上的玩具收拾得干干凈凈,我霎時感到好輕松!我走過去擁抱了一下兒子:“兒子,你今天把玩具收拾得整整齊齊,你真棒!”他也開心地笑了。
自我察覺:
? ? ? 其實每天都在踐行著正面管教,只是礙于我的忙碌讓我感覺到碼字的時間都不夠,當每天用正面管教的語言和句式說話成為一種習慣,這是異常幸福的!
4. 和善而堅定
親子事件:
? ? 早上,兒子起床先是在床上翻滾不肯穿衣服,然后說:“我要去玩玩具了。”最近對于刷牙這件事來說,他覺得可以不刷牙?然后我說:“兒子,起床四件事,你做好了嗎?”兒子說:“為什么要天天刷牙?”“刷牙可以保護牙齒,打敗“哈克”和“”迪克”呀!”“可是我不想刷牙!”“有些小朋友不刷牙,有些小朋友刷牙,刷牙的小朋友講衛生,不刷牙的小朋友不講衛生,你想做哪種小朋友呢?”“爸爸刷牙了嗎?”“爸爸媽媽都刷牙了。”“我也要刷牙!”…………
自我察覺:
? ? ? 以前我是一位和善比較多的媽媽,但最后我慢慢發現,有一些界限他不清楚。一些基本的是非觀、一些基本的規則,是必須告訴我們的孩子的,只是這種告訴的方式,我們可以選擇,是自上而下的“說教”,還是平等的“溝通”。
5. 有限的選擇
親子事件:
? ? 丁當平時最喜歡通過卡片學習,最近學習的是國旗。周日,我拿出了七張卡片,
“看看這七張卡片,能不能選一個你最愿意學的?”
“沒有,都不愿意,我都不會。”叮當說,眼睛在桌子上瞄來瞄去。
“嗯,一定要從中選一個。”我堅定地說。我覺得是采用“有限選擇”的時候了。
“那就“日本”。
“丁當好棒,會認識日本國旗了,你是怎么記住的,教教我!”
“我看它是一個紅色的圓形。”
“嗯,你再看看哪個是你最想記住的呢?”
………
自我察覺:
? ? ? 丁當通過有限選擇,把所有的卡片都選了一遍,最后全部過關。感謝正面管教,感謝高老師和“有限選擇”。正面管教需要我們有耐心,不是耐心互磨,而是耐心陪伴,帶上愛與愉快的心,尊重自己也尊重孩子。
6.尋求過度關注
親子事件:
? ? ? 昨天下午,我接到了一個家長的電話,談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剛開始孩子還能在旁邊自己玩,過了大概幾分鐘,他就開始在我旁邊,不停地大聲叫我。而我剛開始沒理他,跟他說:“媽媽在打電話,不要吵,自己過去玩。”可是過了不一會兒,他就又開始過來跟我講話,而且這次有了情緒,說我一直不理他,沒人跟他玩。
自我察覺:
? ? ? 當時的我,其實沒有意識到孩子是在尋求過度關注,我認為他是故意的,因為這種情況,似乎每次在我接電話時間或者處理事情比較久的時候,幾乎都會發生,而我也采取了忽略的方式去處理,這樣一來,就加重了孩子尋求過度關注的欲望,所以每次處理的結果,都是我生氣,他也不開心,覺得委屈。
? ? ? 我們可以給予孩子關注和鼓勵,但不能過度,當我們發現孩子在日常出現了尋求過度關注的情況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去處理:可以給孩子一些有成就感的事情做,及時給予肢體上的肯定,固定的親子時光,溫柔而堅定的語言,及時表達你對他的愛等等,這些都能夠幫我們輕松應對孩子尋求過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