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初六,我們這兒有集會,洋洋灑灑一上午的雨,沖淡了期待的熱鬧。下午三點,雨停了,仿佛是為了給人們留下最后一絲念想。我本不是趕集上會的主兒,無奈這幾天一直陰雨,孩子沒有長袖,所以想著看能不能淘幾件。
? ? ? ? 帶著兒子轉了一圈,都沒有發現幾個攤兒,簡單的買了玩具和衣架,又順帶著買了炸火腿和糖球。雖然買衣服的目的沒有達成,但心里還是挺美的,畢竟沒有抵擋住美食零食的誘惑。
? ? ? ? 回到家跟他爺爺閑扯,就說我家娃從小就膽兒小,總是被不怎么大的動靜嚇哭。這時他爺爺說:“今兒膽兒不小,拿著個燕子玩了好半天呢。”作為媽媽,總是對孩子的日常分外敏感。在我的要求下,他爺爺做了詳細描述。
? ? ? ? “地上放著一直剛出生,還不會飛的燕兒,可能是刮風下雨把它從樹上吹下來了,看著孩子感興趣,就讓他自己去抓,沒想到把人家抓起來,絲毫沒有害怕,還一直向嘴里送,最后沒興趣了,才順手扔了。”
? ? ? ? 我很不高興。原因有三:其一,孩子太小,沒有抵御細菌的能力。兒子正是吃手的年紀,燕子身上的細菌,會通過兒子的手,傳到他的嘴里。以我對公公的了解,他是不會想起要給我兒子洗手的。其二,對燕子的處理方式不當。它也是與人平等的一種生物,而不是人類的玩物,即使做不到把它放回樹上,也應該不要傷害。其三,兒子正是學事的年齡,這時候不告訴他應該愛護小動物,難道等成為潛意識的習慣以后,再去花更大的力氣和更多的時間去糾正么?
? ? ? ? 而且這不是第一次了。在他剛滿六個月的時候,爺爺帶回家一只玩具狗,兒子起初很害怕,爺爺是這么教的“不怕他,他不咬人,踢他一腳試試。”在一次次的鼓勵下,兒子終于“成功”的踢了一次又一次。前幾天,他奶奶同樣用手拿著被風吹下樹的小燕子,說:“健健呢,掉下來一直燕兒,快讓他過來玩會兒。”被我說服且拒絕了。
? ? ? ? 不能說村里人都這樣,我村里的爸媽,是連老鼠都會放生的人家。不能說因為沒文化,我見過沒上學的鄰居都不舍的打死一只蟑螂。歸根結底,他們不拿這個當回事,對這個世界有一種掌控感,沒有認識到世間萬物平等。
? ? ? ? 很多人會覺得沒什么呀,踢一只玩具狗,玩一只燕子而已。但你應該向后看,在這樣的日常熏陶下,他可能哪天會踢一直真狗,會弄死一只燕子。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把狗扔開水里的娃?我想結果不得而知。
? ? ? ? 對動物的愛,也是一種善良。在他有自己認知之前,我想我要做的是把我認為對的都教授與他。善良不是一種本性,而且一種選擇。確切的說,是一個人年幼無知時,父母潛移默化影響給你的東西,所以,這是你父母為你做的選擇。希望所有帶孩子的,不管是父母還是上一輩的老人,都可以為孩子的善良做個正確的范本。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