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悲歌——西楚霸王

所謂成者王侯敗者寇,歷史從來都是由勝利者寫就。與浩瀚的時空歲月相比,短短幾十年的人生根本就微不足道,歷史上的人才浩若繁星,一個又一個湮沒在時間的塵埃里,有限的生命是上蒼對萬物生靈的詛咒亦是恩賜,總有那么一些人在命運的安排下突破了人類本身的桎梏站到巔峰。

群星閃耀之時,華夏大地從來不缺少史詩,太史公的生花妙筆也讓這么一位英雄永垂不朽——西楚霸王,舉世無雙。

少年意氣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前期都有相當程度的積累。

項羽,名籍,字羽,出身楚國貴族,祖父是楚國大將軍項燕,父親早逝,又因為叔父項梁殺過人,所以從小跟著叔父顛沛流離,但是叔父沒有忽視對他的教育,讓他學書、學劍、還學兵法,可惜,項羽沒有完全聽從叔父的安排。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庇谑琼椓耗私碳?,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我們可以理解項梁恨鐵不成鋼的心情,但是后來項羽并沒有成為不學無術的紈绔子弟,他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在看到巡游的秦始皇時,竟然說出了“彼可取而代也”的豪言。

憑借叔父的威望,項羽成長得十分順利。

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這時的項羽武藝高強,才華橫溢,周圍的人又都沒有自己優秀,剛愎自用的性格想必這時候就開始形成了。

初顯崢嶸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吶喊,拉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

大澤鄉起義

亂世出英雄,會稽郡太守殷通和項梁商議起兵,不料項梁早有打算,讓項羽將殷通殺死,府中兵士大亂,此一戰,項羽殺敵過百。

在項羽的一生中,百人斬記錄有二,此為其一。

于是籍遂拔劍斬守頭。項梁持守頭,佩其印綬。門下大驚,擾亂,籍所擊殺數十百人。

此后,項梁召集門生故吏,得吳中精兵八千人,揭竿起義,項羽作為叔父的副將,他的政治生涯正式開始,時年二十四歲。

公元前208年,秦國將領章邯以驪山刑徒及奴產子為班底組成的部隊將陳勝一舉擊潰,新建立的張楚政權轟然倒塌,起義軍群龍無首,反秦斗爭陷于低潮,項梁、劉邦等義軍首領相會于薛地(今山東滕州東南),商議挽救時局的方針和策略。此時,已年屆七十的范增不甘庸碌一生,投奔項梁為其出謀劃策,建議項梁扛起楚國的大旗成為起義軍的領袖。

在六國統一戰時,楚國的抵抗最為強硬,戰斗頑強而慘烈,又因為楚國向來被中原人視為蠻夷,所以他們的愛國之情最為強烈,“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并不僅僅是一句口號。

預見楚國滅亡,屈原怒投汨羅江

此時的起義勢力以項梁一方最為強大,但也要師出有名,貴族們還沒有脫離時代的局限,所以項梁找到已淪為牧羊人的楚懷王之孫熊心,復立為楚懷王以便號令天下。

此后幾戰,楚軍在項梁和項羽叔侄的帶領下不斷壯大。

宋義之死

在多次打敗以章邯為首的秦國軍隊之后,項氏一方開始輕視秦軍,顯出驕縱之色。

宋義,原為楚國令尹,在秦末大起義、六國復辟的時候,投到了楚將項梁麾下。

所謂驕兵必敗,此時的宋義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勸諫項梁要謹慎從事,可惜項梁沒有聽從勸告,秦國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秦二世全力增援章邯,最終在定陶大敗楚軍,項梁戰死。

項梁的去世,對新建立的楚國政權造成了嚴重的沖擊,一向驕傲自負的項羽失去了親人也失去了政治上的依靠。作為被項梁扶持起來的楚王,熊心肯定不甘心只當一個傀儡,此時章邯轉而進攻河北趙國,楚王熊心看準了這個時機,收攏兵權,準備扶持自己的勢力,宋義就是第一人選。楚王也考慮到了項羽在軍中的影響,所以封宋義為上將軍,封項羽為魯公,作為宋義的副將,發兵前往巨鹿援救趙國,其他將領皆歸宋義統領,號為卿子冠軍。

此時的宋義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春風得意,顯貴無比。

楚軍行至安陽之后按兵不動,宋義愈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之計,想讓秦軍和趙軍兩敗俱傷之后再一舉戰而勝之,同時又大擺筵席送自己的兒子宋襄去齊國為相。項羽去找宋義理論,認為此時趙國軍隊初建,根本不是秦軍的對手,兩者交戰對秦軍的消耗不會太大,況且軍中糧草快要耗盡,天寒大雨,戰士們又冷又餓,坐山觀虎斗不是良策,宋義不聽,堅持不能出兵并說出了下面這句話。

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

可想而知,這對不可一世的項羽來說是多么大的侮辱,“我命由我不由天”,他項羽又何曾服過天命,早上朝見宋義的時候將他斬首,又派人追到齊國將宋襄殺死,斬草除根。叔父項梁雖死,但是項氏一族還在,他項羽還在,哪個宵小鼠輩能讓他低頭,楚王無法,又拜項羽為上將軍統領全軍。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

宋義的死,是偶然也是必然,也許他的想法是對的,順勢而為是生存的不二法則,可時勢造就英雄,英雄何嘗不能造就時勢,而項羽恰恰就是那個最會翻江倒海的魔頭。

巨鹿之戰

英布

一開始項羽先派英布和蒲將軍率領2萬士卒渡河救趙,初戰小勝,趙國陳余又催促進兵,接著項羽率領全軍渡過黃河(一說為漳水)誓與秦軍決一生死。

此時秦軍最少有四十萬,各路諸侯軍作壁上觀,不肯出戰,幾萬楚軍顯得勢單力薄。

什么樣的人才能稱之為領袖?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在項羽的帶領下,楚國的兒郎們創造了一個神話,他們斷絕了秦軍的糧道,圍困王離,懷著必死之心無不以一當十,將章邯部擊退,九戰九捷,最終俘虜了王離,殺死了蘇角,秦軍將領涉間不肯投降自焚而死。自此,趙國之圍已解。

勝利之后項羽召集諸侯軍將領,之前楚軍戰斗時呼聲震天,創造這樣一個奇跡的人現在就在前面,他們怎能不心驚膽戰,過轅門時都下跪膝行,拜服于地,共尊項羽為上將軍。此時的項羽如龍出升天,頂天立地的身影已然照耀世間。

大勢已成,后來項羽一路追擊,數次大敗章邯,失敗和朝內趙高的猜忌令章邯不得不思考退路,萬般無奈之下他帶領二十萬降卒投奔楚軍。

行至新安,秦軍降卒本就不服,此地又為故地,他們想念自己家中的妻兒,又害怕他們遭受迫害,所以人心浮動。項羽聽聞此事,召集黥布、蒲將軍。商量,認為降卒人數太多不好管控,所以就在新安城南將這二十萬人全部坑殺。一將功成萬骨枯,此言誠哉。

鴻門宴

與項羽北上救趙、俘虜王離、迫降章邯的同時,劉邦趁秦軍主力被牽制在河北,也乘虛自率一軍向西進發,首先進入關中。于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突破武關,十月進入咸陽,秦王子嬰出降,輝煌一時的大秦帝國就此滅亡。

之前楚王說過,先入關中者稱王,此時的劉邦似乎真有此想法,十萬大軍駐軍霸上。

項羽聽說劉邦想要先于自己稱王,怒不可遏,此時的他駐軍新豐鴻門,擁兵四十萬,正如日中天,亞父范增說劉邦進關后既不濫取財物又不貪戀美色,其志不在小,有天子之氣,更堅定了項羽攻打劉邦的決心。

項羽的叔父項伯聽說了此事,他當年因為殺人浪跡天涯被張良救過,于是就去劉邦那里想讓張良跟自己離開,張良現為劉邦的謀士,就和項伯一起為劉邦出謀劃策。項伯一邊勸項羽說劉邦沒有稱王的想法,一邊讓劉邦第二天一早就來面見項羽。

第二天劉邦果然來面見項羽,兩人自早年就一起戮力抗秦,自有一番情意,項羽沒有深究就留下劉邦宴飲一番。

宴會上范增多次暗示項羽要將劉邦拿下,可惜太過年輕的項羽還不明白人心的險惡,默然不應,無可奈何之下,范增讓項莊舞劍,趁機刺殺劉邦,項伯對局勢一清二楚,也起身舞劍保護劉邦。

張良看這情勢危急,出去尋找樊噲,這樊噲既是劉邦的連襟,也是最勇猛的戰將,情急之下硬闖宴會,他“目視項王,頭發上指,目眥盡裂”,趁機將刺殺的劉邦的陰謀破壞。項羽是萬夫不當的戰神,最喜這樣的武夫,不但沒有責怪他,還賜給他塊生豬肉,樊噲也是豪勇,一邊埋怨項羽不識忠良,一邊將豬肉放在盾牌上切而啖之。

經此一鬧,劉邦趁著上廁所的功夫逃離楚營回到霸上。

范增氣得將劉邦送于自己的玉斗摔到地上用劍斬碎,指責項羽“豎子不足與謀”,而項羽始終沉默不發一言。

之前項羽殺殷通,誅宋義,這回沒有殺劉邦是他顧念往日情意不想殺,還是傲于勢力不屑于殺?若他知道后來發生的事情會不會后悔?

傲視群雄

幾天之后,身為楚國貴族之后,項羽懷著滿腔憤恨將咸陽付之一炬,“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有人勸說項羽留在關中,此為龍興之地,可惜項羽看這咸陽被燒得殘破,又希望榮歸故里,那人譏諷楚人沐猴而冠,項羽大怒將此人烹殺。

此時秦國已滅,大勢已定,天下英雄雖多,獨項羽傲視群雄,于是他行天子之事,分封天下十八路諸侯,自號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

天命

正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霸王的眼睛穿不透歷史的迷霧,他妄圖回到夢中的故鄉,叔父從小就給他描述過的故鄉。

歷史的潮流滾滾向前,分封制早已被淘汰,一統的王朝才是大勢所趨。

霸王分封得并不公平,任人唯親,又不滿楚王地位高于自己,于是派人將之殺害。

不久,各路諸侯不滿項羽的統治,紛紛起兵叛亂,這天下重又狼煙四起,餓殍遍地。

項羽忙于平定各地叛亂而無暇顧及劉邦,為日后楚漢爭霸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公元前205年,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后,將雍王章邯擊潰,章邯戰死,擁有了三秦之地。趁項羽主力仍被其他勢力拖住,楚都彭城空虛之機,劉邦聯合其他諸侯率軍五十六萬直取彭城,彭城之戰由此展開。

項羽親自帶領三萬精兵,急速回援彭城,半日之內以三萬之師擊潰漢軍五十六萬之眾,殺死漢卒十余萬,楚軍追至靈璧東睢水上,漢卒爭相逃竄,十多萬人跳入水里,睢水為之斷流。此一戰,霸王威名響徹世間。

劉邦在滎陽收攏殘兵與楚軍相持,他的父親和妻子呂雉已落入敵手,趁機希望與項羽講和。老范增力勸項羽不能放虎歸山,可惜陳平使出反間計,讓項羽認為范增與漢軍勾結,于是項羽剝奪了他的權力,范增大怒,要求告老還鄉,不料在回彭城的路上病發而死。

劉邦施展計謀逃出滎陽,后來聯合韓信、彭越等人與項羽周旋,霸王既要與前方劉邦、韓信廝殺,又要防備彭越偷襲后方,哪怕擁有天下無敵的武力,轉戰多處也苦不堪言。

項羽一直在與劉邦糾纏,不料韓信已占領河北之地,急派龍且率領二十萬兵力出擊。

前203年十一月,龍且與韓信在濰水對陣,史稱濰水之戰。韓信連夜派人做了一萬多條袋子,盛滿沙土,壅塞濰河上流。隨后率一半軍隊涉水進擊龍且之陣,龍且出兵迎擊,韓信佯裝敗退,龍且以為韓信怯弱,于是率軍渡江進擊。這時韓信命人掘開壅塞濰河的沙囊,河水奔流而至,龍且的軍隊大半沒有渡過去。這時韓信揮軍猛烈截殺,龍且被灌嬰手下丁復斬首。

聽說龍且已死,項羽有些心灰意冷,想和韓信講和,韓信沒有同意,自立為齊王。

多年征戰,雖然霸王所到之處戰無不勝,可是他手下的那些大將卻死得死傷得傷,將星凋零,劉邦也畏懼霸王的威名,于是雙方約定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項羽還歸還了劉邦父母妻子。

霸王別姬

劃分楚河漢界之后,項羽不疑有他,帶領部隊返回東方。

劉邦在謀士張良、陳平的勸諫下背信棄義,在剛立下盟約的情況下與韓信、彭越約好共擊楚軍。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在固陵,韓信、彭越沒有如約而至,楚軍主動出擊,將漢軍殺得大敗,劉邦筑起堡壘堅守不出。

后來劉邦采納張良的意見,將陳以東直到大海的大片領土封給齊王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封給彭越。就這樣,劉邦以加封土地為報酬,終于搬動了韓、彭二人,使他們盡數揮軍南下,同時命令劉賈率軍聯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軍共同發動對項羽的最后合圍。

公元前202年十月下旬,灌嬰引兵進占霸王都城彭城,同時攻下楚地許多地區。被劉邦封為淮南王的英布也遣將進入九江地區,誘降了守將、楚大司馬周殷,隨后合軍北上進攻城父(今安徽渦陽東)。劉邦也由固陵東進,形勢對楚極為不利,項羽被迫向東南撤退。

十一月,項羽退至垓下(今安徽靈壁東南),筑壘安營,整頓部隊,恢復軍力,此時楚軍尚有約十萬人。

韓信、彭越、英布等會合劉邦后,十二月(前202年初,當時以十月為歲首)在垓下將向江南撤退的十萬楚軍層層包圍。

此時項羽兵少,糧草即將耗盡,敵軍又大唱楚歌,讓項羽誤以為大本營楚地已失,軍心渙散。

于是項王乃悲歌忼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隨侍在側的虞姬,愴然拔劍起舞,并以歌和之:“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b>

他是西楚霸王項羽啊,何至淪落到連自己的女人都保護不了?竟然眼睜睜看著愛人自刎于前,后悔嗎,不甘嗎,要放棄嗎?項羽可以被稱為暴君,但他從來不是一個好色之徒。虞姬虞姬,來世我們再續前緣。

項羽騎上烏騅馬,帶領八百兒郎突圍而出,渡過淮河還剩一百多人,到了陰陵迷路又被一老農欺騙指錯了路,被漢軍追上。

英雄末路

項羽到了東城,環顧一周,只剩二十八騎,而追擊的漢軍多達幾千人。

霸王被追得猶如喪家之犬一般,他一生征戰七十余場,戰無不勝,未嘗敗績,于是稱霸天下,今日落得如此田地,難道是天命?不,我要逆了這天。

以二十八對戰幾千兵馬,霸王毫不畏懼,還記得巨鹿之戰嗎,還記得彭城之戰嗎,他項羽何曾怕過?

在漢軍的重重包圍之下,霸王一馬當先于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所向披靡,赤泉侯楊喜追擊追擊霸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項羽再度馳騁,又殺了漢軍一個都尉,突圍之后,只死了兩騎,手下皆嘆服。

于是項羽到了烏江,看著這茫茫洪波,仰天長嘆,讓烏江亭長將烏騅馬帶走,在此地與漢軍決戰。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

項羽獨自殺死漢軍數百人,身受重傷仍屹立不倒。

在項羽的一生中,百人斬記錄有二,此為其二。

項羽放眼望去,漢軍中有故人呂馬童,此時的霸王已心灰意懶,愿將己首送于呂馬童,于是自刎而死,一代英雄就此隕落。

崇拜強者是萬物生靈的本性,不論項羽生前如何殘暴,至少他在那個時代輝煌過,只要他在,別人的光芒總會黯淡幾分,華夏大地幾千年再不會出現第二個霸王了。有時我們會想,若三國時代有個霸王,若五胡亂華有個霸王,若崖山海戰有個霸王……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這天下,沒了西楚霸王會不會很寂寞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786評論 6 53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656評論 3 41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697評論 0 379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98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5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5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22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73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014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33評論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16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68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73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80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46評論 1 288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30評論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006評論 2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