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說,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人之初,性本善。
中國儒家,舉的是三綱五常,講的是仁、義、禮、智、信。早年反封建時說封建禮教,是吃人的禮教。但平心而論,儒家文化,終歸還是勸人為善的。
凡是以上帝為唯一最高神的各類宗教和教派,其最基本的行為規范應該是摩西十戒了。而摩西十戒中除了叫你必需要相信上帝耶和華外,主要也是叫你要做好事,不要去做惡事。歸根結底也是勸人為善的。
而道家和道教,講的是道法自然。雖然感覺有些小氣,但行善積德還是其所提倡的。
感覺所有正面的,被世界大眾所認可的各宗教(文化)的教義,最終歸結總不外呼平等與向善。但為了鼓勵人們一心向善,總是要許下諸多的好處。上帝許了你一個天堂,佛祖老師許了你一個善有善報和福德無量,孔圣人許給大家的是家和國興,小氣的道教卻是讓你長生不死。
然而什么才是善?
活著就是善!生存就是善!
酸甜苦辣、冷熱寒暖、痛癢疲乏,人的各種感官體驗,好的壞的、喜歡的惡心的,都是為了生存服務的,是各種生存本能的體現和延伸。比如好吃的東東往往就是有益有營養的食物,蚊子叮了就會癢癢,這樣你才知道要去打蚊子,不然你的血被吸完了你都不知道,同樣高溫下你會感到熱,知道要去逃避,才不會一不小心成了人干。人的各種感官體驗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趨利避害,為了讓人在之個世界上得以生存。
然而,很多事情就是壞在這個然而上的。然而隨著人類生存環境的改變,生存條件的提高內們卻是漸漸地迷失在這些感官體驗之中。為好吃而吃,不論是否危及生命,一味地逃避各種冷熱痛癢。于是就著相了,著了色聲香味觸法的各種類別的相;于是就人生痛苦了,得不到是苦、避不開也是苦、愛別離是苦、惡憎相會亦是苦。
放下執著,去蕪存真,看山是山。當一切回歸到事物的本源時,這山這水原本就是生存,就只是為了活著。僅僅是活著,竟是如此美好;僅僅是生存,竟是如此快樂;這山這水,這山山水水竟是如此的美麗。什么是善?活著就是善,什么是善法?教人真實地活著的法子,就是善法。
然而,嘿嘿,這個壞事的然而又來了。然而人不是個體的人,人是一個種群,是好多好多個體的人聚集在一起的人類的人。我要活著,而他人亦不想死去;個體的人要活著,同樣作為種群的人類也要生存和延續。而人類的延續和個體的人的存活卻總是相統一又相矛盾的。就如《動物世界》講到的野牛群,聚在一起相互保護,共同生存。但獅子來了的時候,總會有一些老弱病殘會被犧牲掉。
往簡單了說,因為個體和活著與群體的存活在統一的前提下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矛盾,所以導致了這個善字,也因此而有了矛盾;這個善法亦總是有相互對立之處。有時就如網上流行了娘親與媳婦同時落水,你先救誰的段子,怎么做都是不對。比如說救人,最最直接的關呼生存。說是一個大學高才因救一個落水老奶奶而犧牲值不值?如果是救了個小孩子又如何?救了兩個?二十個?或是再換個說法,說是一個大學生為搶救一片火燒著了的樹林而犧牲值不值?兩座山大的森林?半個大興安林?或是在火場搶救出了另幾十人等著救命的藥物,值不值?
善無大小,不可比較。善法無好壞,是法平等。矛盾之處如何選擇?
再來看我們的國教儒教,魯迅先生說他是是吃人的禮教。孔老夫子他老人家教我們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最終目的是要平天下,平天下是不是可以往保障全人類的生存發展的路子上去理解。社會優先,人類優先,個體最終要服從于社會。當矛盾出現時,儒教的教意往往是傾向于犧牲個體,以群體社會為優先。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吃人的也說得過去。
再看上帝教,學習不深,還真說不上來,猜測一二。每個人類個體都是與上帝單獨簽訂合同的,同樣上帝也應了每個個本一個最終的大善,不死靈魂進入天堂。所以猜測起來應該是個體要優先一點,因為全人類的事情歸上帝直管,我們只是一只只迷失的羔羊,管好自己就行。
再看有點點小家子氣的道教,追求的是個體的長生不死,最多就是帶上幾只雞狗,自然也應該是個體的生存要來得鮮一點的。
好了,最終還是看看佛祖老師他是怎么教導我們說的。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用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來修一切善法,就會得到無上的正等正覺,無上的智慧般若。那怎樣才算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我們又要怎么去做才能修得這個佛祖老師所說的善法?其實縱觀前前后后佛祖老師上的整個一堂叫做《金剛經》的課程,所要講解的就是這個善法,就是這個善字!且耐著性子慢慢地認真地聽佛祖老師給我們上課。
后面又是插播廣告時間,我們的央視的廣告不斷在漲價,佛祖老師的天價廣告漲價漲得更快,現在都漲到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了。呵呵,佛祖老師在這個時段插播了廣告,其目的只是要告訴我們這個善法的重要,這個善法的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