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個體》,主理人古典老師,古典老師曾經在課程里提出過一個問題,在個體崛起的時代,你的身價,到底被什么決定?是你的行業嗎?是你所處的平臺嗎?是你的職業?其實都不是,是你的個人品牌、你的特點、以及你的專業技能。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坐標體系,在傳統的定義中,這個體系圍繞著行業、平臺和崗位。
比如我的父母那代人,很多人在一個單位一干就是一輩子,那決定他們職業價值的,就是這份工作本身,這份工作依賴于一個系統。可是如今,這個情況發生變化了,一個個體,擁有自己的品牌,擁有一門自己獨特的手藝,能為他人創造價值,就能讓自己活得很好。這種全新的職業定義,它推動了個體經濟的崛起。而超級個體的出現,就是典型的,個體崛起的代表。
到底什么是超級個體呢,我是這么看的,他們應該具備優秀的專業能力,能夠持續地自我升級; 他們有自己的個人品牌和影響力、能積極地通過多種方式去交換價值;他們還善于跟不同公司、組織保持合作;重要的是,他們要內心強大,擁抱不確定性,能夠掌控自己的未來。
說到這,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很多高研院同學的樣子,他們有自己的品牌、自己深耕的專業,同時他們還能保持著自己持續精進的特質。
今天我要給你們介紹的這三位同學的故事,他們身上就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也許能夠給你啟發。
彭蕓:清空存量的前行者
我要給你介紹的第一位,是來自成都校區的同學,她叫彭蕓,彭蕓曾經是一名職業軍人,做到了副團職的干部。2017年,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工作穩定,但是很忙碌,讓她無暇顧及家庭,于是她選擇自主擇業,離開軍營,走上創業的道路。
決定創業以后,她用半年時間市場調研,她當時注意到了非常紅火的重慶磁器口商圈。這樣的地方游客很多,選禮物是最常見的消費動機。彭蕓走訪了所有的商業門店,記錄看到的全部品類,發現有一個品類是還沒有人做,就是香氛類的產品。而這個產品又受到絕大女性的青睞,對用戶而言,無論送禮物還是自用,都是不錯的選擇。
順著這個思路,彭蕓決定再深入研究一下。磁器口商圈,雖然沒有香氛店,但有不少手工皂的門店,起初她每天都在店門口數著人流量,幾天后她發現這樣太慢,于是,她決定去當“臥底”,就這樣,一位曾經的職業軍人,脫下軍裝,成為了一家手工皂門店營業員。
這次“臥底”收獲不小,她看到每個月店里的流水都有10多萬,這一下子增加她開店的信心值。做零售其實有很多業內常識,比如“連帶銷售”,就是客戶買了洗面用品,可以再推薦洗手用品,顧客買了自己的,還可以推薦家人的,再比如,你要通過聊天跟用戶建立深度關系,還有,怎么避免店員之間的惡性競爭。但是對于彭蕓來說,都是新知識,只能通過一天天實干,才能轉化成為自己的經驗,繼而變成開店的資本。
等到她自己開店,這些學到的經驗就派上了用場。在貨品選擇上,她就選了15種不同香型的香水,還有對應的15種香型的香氛和手工皂。以任何一款為中心,就可以為用戶配置其他兩款,這樣就能形成連帶銷售,拉高了營業額。
再有,在員工管理上,彭蕓自己做過店員,同時有店員和管理者的視角,這對她自己帶團隊,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咱們一般管理者管店員怎么做?按時打卡,獎金激勵,都是管,沒有理。彭蕓不一樣,她自己做過店員,在做店員的過程中,她發現一個特別重要的指標,就是店員得會聊天,所以她會在員工培訓的時候把怎么跟客戶聊天變成培訓的重點。比如,她說到在跟客戶聊天的時候不要上來就推薦產品,而是問一下客戶,這是送人還是自用啊,是給年輕人還是給老人啊,然后聊聊要用產品的這個人的特點啊習慣啊,根據這些判斷給用戶一些選擇和建議,顧客就更容易接受。在管理員工上,她還制定了全員共同的目標,讓大家成為利益的共同體。
開店四個月以后,彭蕓的這家店成功回本,在第五個月,開了第二家店,后來在麗江也開設分店,直到現在她的獨立品牌還在麗江持續經營著。
我聽彭蕓的故事,最大的啟發是,她為了選擇更符合自我意志的人生,敢于清空過往的存量,并且勇敢做出改變付出行動。做出改變,并不是原有的生活不好,而是為了選擇更符合我們目標的人生,因為“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姚澤琨:引領團隊的拓荒者
我要為你介紹的第二位同學來自廣州校區,他叫姚澤琨。他現在是一家生產高精度儀器企業的聯合創始人。
2010年,他的公司剛剛創辦,當時就10來個人,幾乎所有的事情他都要親力親為,比如,當時公司沒有專門商務和銷售團隊,他就從一個程序員立刻切換到銷售、商務、談判各種角色,還要帶領團隊面對各種前所未有的挑戰。
如今,公司在他的帶領下,人員規模已經達到200多人,年營業額超過2億元。我在他身上看到的是一個有拓荒精神的引領者,面對資源不足、人手緊缺的情況,依舊能夠開疆拓土。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在面對未知,資源緊缺的情況下,能夠迅速的厘清脈絡,抓住重點。
他當時面對的第一個挑戰,就是要去瑞士,洽談一個關乎公司生死存亡的大訂單,這也是公司第一個海外訂單,談成了,公司接下來五六年的生存都沒問題,談不成,公司可能就會陷入到存亡危機。
而客戶公司是一家擁有200年歷史的跨國企業,業務遍布全球,是行業內領先的標桿企業。無論從知名度還是公司體量,跟當時姚澤琨所在的團隊都不在一個量級。對方公司又憑什么跟他們合作呢?
姚澤琨觀察到了對方的一個痛點:因為瑞士的人工成本和研發成本很高,他們只能產生出“昂貴的好產品”所以他們沒有價格優勢,但是姚澤琨他們的優勢是可以提供“便宜的好產品”啊。客戶只需要付出以往成本的50%~70%,就能解決這個痛點,在市場取得絕對的競爭優勢。而這是制勝的關鍵。
但畢竟姚澤琨的團隊只是一個10多個人的初創公司,要想拿下百年跨國企業的訂單,只有價格優勢是遠遠不夠的。首先,要消除對方對自己研發實力的疑慮。姚澤琨用可靠的數據,讓對方了解到,我的公司雖然小,但是研發團隊都是中國頂尖的高手,他們擁有領先國內同行業的產品研發優勢。第二,是讓對方相信,自己有完善的交付方案的能力。當時,他采用了為用戶提供代理設計+代理加工服務的模式,這個模式也被稱為ODM。
因為廣州地處珠三角地區,我們都知道這里是全球高精科技產業代加工的世界中心,從這個優勢因素出發,方案的競爭力就更強了。但做到這些還不夠,他的第三個方法,是把沉沒成本留給自己。他們先把生產的產品,讓客戶拿回去測試,產品達到預期,再簽定合同,規模生產。這樣客戶不需要承擔任何的風險。也是這樣的合作機制,姚澤琨最后順利拿下了服務長達6年,將近9000萬的訂單。
姚澤琨同學告訴我們,他現在做的產品,是生產高精度北斗定位接收機。大家都知道,北斗系統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但在世界范圍內,中國北斗系統認可度還不高,他特別希望看到全世界各地都有貼著“中國制造”的北斗定位接收機。所以這些年他帶著團隊開拓了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業務,有時候是用很低的利潤去拿下市場,就是希望讓全世界都看能到“中國制造”。
周詩琦:保持初心的堅守者
今天要介紹的最后一位,是來自北京校區的周詩琦同學,她是英語教育品牌的創始人,主要在線上教英語,在全網有將近400W粉絲。但今天我不是要給你講的不是她是如何成為一個網紅的,或者教你如何提高流量漲粉的。其實抖音上如何收獲粉絲的案例,我想大家也都聽過很多了。我聽詩琦同學的故事,最大的啟發是,當你在一件事兒上長期付出,卻收不到任何反饋時候,你怎么讓自己堅持下去。
周詩琦同學從2020年開始短視頻創作,在直播間免費講課,一開始在線的也就5個人,10個人,這樣的處境她足足堅持了半年多,直到2021年1月的某天,她正在給直播間的15個人學生講語法,突然人數就變成幾十個人,再到幾百人,最后是一萬多人同時在線,評論區都刷爆了,就這樣,詩琦“突然”火了,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這是她持續堅持輸出優質內容的結果。
可能半年時間,對于很多其他行業的創業者或者職場人不算一個很長的時間,但是對于短視頻這個賽道已經算很漫長。很多人選擇了這個賽道,干了兩三個月甚至幾星期就放棄了,并不是說內容創作多艱難,也不是說視頻剪輯門檻高,而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你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在這件事上,可你得不到任何反饋,你還能堅持嗎?
請注意,我說的是反饋,而不是“變現”,沒有反饋,那種感覺就像面對一個黑洞一樣,眼前一抹黑,不知道到底該怎么做才對。比如,你拍了一條短視頻,你覺得還不錯,但是發了沒有火,然后你根據學到的一些套路進行修改,再發,還是不行,好,這次然后換個角度、繼續嘗試、還是不行。
你就這樣每天反反復復,跟人工智能和算法斗智斗勇,但沒人明確告訴你到底該怎么做才行,你只能自己總結找網感,但這個時間到底有多長,是沒有答案的。那我們來看看這段時間詩琦同學在做什么?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天給自己注入新的能量,如何在沒有反饋還能繼續堅持,詩琦有個很有用的方法,就是自己給自己反饋,她會每天寫:感恩日記。
我們來看看這個感恩日記是什么樣的:
它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感恩已有,主要寫一寫今天的流水賬,梳理一下一天怎么過的;
第二部分:成就日記,主要記錄今天有成就感的事兒和一些收獲;
第三部分:覺察日記,主要是用來記錄自我反思和覺察的;
第四部分:賦能日記,寫一些能給自己帶來正能量的事;
我聽完之后啊覺得特別有收獲,也把這個感恩日記總結成了表格工具,也分享給你,希望也對你有啟發。
詩琦第二個有效的方法,就是給自己建立一個「最小行動模型」,就是說啊,不要求上限,但是每天要保質保量地達成這幾件事。她的最小行動模型是這樣的。
第一,每天上午8:30分以前必須完成一個短視頻創作,這是保證持續日更的必要條件;
第二,每天上午9:00~11:30必須完成2.5小時的直播,這是保證持續教學的必要條件;
第三,每天必須進群查看所有的同學的留言,這是優化課程和教學設計的前提條件。
可以說,這件事是她后來成功的重要積累。就像刻意練習的方法一樣,只要你找對了努力方向和行動方案,那么剩下的就交給時間。
能成為百萬級別的博主,我認為詩琦還做到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隨波逐流,堅持初心。詩琦說當時有一個全網都在抄襲的爆款視頻,大概的意思是說“一位美麗的女老師,在寒風凜凜中,手里舉著一個紙殼子,上面寫著:“免費教英語,竟然沒人看,快給我留個小心心”。
當時有人勸她,讓她模仿這個方式快速的圈一波粉,但是詩琦發自內心的排斥,她認為這種近乎乞討的方式,是一種欺騙和誤導,會讓學員認為教育是廉價的甚至不重要的,她無法接受。她也堅信,保持初心,堅持做專業做自己,穩定地輸出優質的內容,才能成為有影響力的教育博主。
很多人都認為,詩琦的成功是觸底反彈,可對于詩琦而言,當初她并不知道這個底在哪。在沒有反饋、一切都如黑洞的階段,她選擇是繼續保持初心,堅守自己的理想,穩步的前行,我想這就是她成功的原因。
三位同學的故事結束了,其實在高研院這樣的超級個體還有很多,有來自上海校區的蔡文進同學,他是一位連續創業者,憑借著敏銳的市場觀察力,和優秀的決策力,曾兩次讓公司轉虧為盈,實現增長;還有來自杭州校區的馬鵬飛,她是一家兒童素質教育品牌的創始人,她憑借著對教育改變命運的堅定信念,向孩子和家長傳遞優秀的教育理念;還有來自鄭州校區的程哲,他是一名醫生,面對疫情的來勢洶洶,毫不畏懼的長期堅守一線。希望他們的故事,能給你啟發,助力你成為一個超級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