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曉璃
寫在前面的話:
在后臺,我收到很多讀者朋友這樣的疑問:老師,我也想和你一樣,發(fā)展一份自己的副業(yè),可是,我要從哪里開始好呢?
我思忖再三,決定把我自己這七年來的寫作體驗分享出來,希望對你有所啟發(fā)。
一、一個不經意的決定,就這樣堅持了七年
時間停留在2010年5月19日,那一天,我在新浪博客寫了第一篇文章,開頭就是“我坐下來,有了寫文章的念頭。”
那一年,我的孩子才兩歲半,白天我和很多媽媽一樣,上班下班帶孩子,等孩子睡著了,似乎才有了和自己獨處的時光。
我想做點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并沒有抱著功利的念頭,只是為了取悅我自己。
我思考再三,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愛好很少,似乎只能寫點東西了,于是就有了第一篇博文。
這一寫,截止到今天,已有七年零五個月。
我至今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寫了多少萬字。
從2016年5月零零星星開始在簡書發(fā)表第一篇文字,時至今日,簡書平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告訴我,已經寫了將近76萬字,而如果把公眾號的文字加在一起,估計快100萬字了;而如果把這七年來寫的所有文字加在一起,又會是多少,我并沒有統(tǒng)計過。
我想告訴你的是,夢想是我們自己的事,除了你,沒有人能替你實現(xiàn)你的夢想。
二、和任何事情一樣,一開始身邊人充滿了質疑與猜測
有些朋友問我,想像你一樣利用業(yè)余時間寫作,難不難?
我的回答是,其實最難的不是寫,也不是拖著疲憊的身軀寫,最難的莫過于在你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面對周圍人對你的猜測與詆毀,你自己能否堅持下去。
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身邊很多同事是不看好的,因為他們覺得我無非是心血來潮,說不定也就一陣風一樣,寫一段時間寫不下去自然就歇火了。
并且他們都一致認為,平時上班就夠累了,寫這個玩意兒又不能賺錢,他們覺得我的腦袋一定被驢踢了,耗費精力在這種沒有利益的事情上,這哪里是一個財務人應有的風格呢?
首先對我提出質疑的不是別人,恰恰是我的領導。
那個時候我的朋友圈并沒有進行分組管理,我所發(fā)的每一條分享對所有人都是可見的。
我的領導看了幾篇文章之后對我說,她并不看好寫作這件事,因為她知道我的時間是多么有限,我只能利用下班時間寫文章,我還有一個上小學的孩子,還要給他檢查作業(yè)輔導功課;另外我一周要上六天的課,有時候不僅白天有課晚上也有課。她一再叮囑我注意點兒,別到時候寫著寫著把工作寫丟了,那可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我知道領導說這番話絕不是空穴來風。
三、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你要忍受大段大段的孤獨
我平時很少扎堆和人閑聊家長里短,正是因為如此,在個別同事眼里我這叫“裝逼”,后來她們漸漸知道了我寫作的事情,更是一半嘲諷一半質疑,甚至有個同事當面對我說,她已經屏蔽了我的朋友圈,因為她覺得我天天分享的文章讓她覺得惡心。
我沒有辯駁什么。
有一陣子我的課特別多,并且都是“白加黑”(白天上完晚上接著上),連續(xù)幾天下來我覺得身體有些吃不消,所以下課的時候我特別珍惜自己的體力,能不說話就盡量不說話。
結果我就被當時的校區(qū)投訴,說我態(tài)度傲慢,對學員不理不睬。
倘若沒有寫作這茬事,你累你不想說話他們不會投訴你,而正是因為你業(yè)余時間竟然還在寫作,就會覺得你累你活該,誰知道你這是上課累的還是碼字累的?他們會把你工作中的問題全部歸結于你的寫作上。
我當時痛苦極了,回去想了很久,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倍努力工作,并且堅持寫作,我知道當他們嘲笑你的夢想時,多半是由于你的實力不夠。
當初投訴我的幾個人如今已離開了公司,或許她們當時壓根沒有想到,我竟然穩(wěn)穩(wěn)地在公司生存了下來。
四、最大的阻礙,往往來自于成功的臨界點
很多人可能不會理解,至于嘛,不就業(yè)余時間寫點文章嗎?
可是你知道嗎,就是因為你喜歡寫啊,所以你的老板會懷疑你的工作效率和質量,TA總會擔心你會利用上班時間寫文章;你的同事會譏笑你的異想天開,他們覺得有這個閑暇倒不如打打麻將斗斗地主;你的朋友有的也會漸漸與你疏離,因為你已經不再是那個能和他們好好玩耍的人了,你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追求,何況這種追求在他們眼里是如此不現(xiàn)實。
更有人好意勸誡我,小心哦,別腳踩兩只船,搞不好會容易翻船的哦。
人們只會相信他們愿意相信的那部分。
事實上,當你一個人在深夜默默碼字的時候,沒有人會在乎你寫了什么給誰看,只有當你越寫越好,當你的文章被更多的人看到并且分享朋友圈的時候,某一天他們突然在別人的分享里看見你的文章,才會驚詫于你的進步與成長。
這些變化是每個有志于寫字的人需要學會承擔的,這個過程會隨之而來很多委屈和不理解,甚至潑涼水,并且潑涼水的人不是別人,恰恰可能是你認為最要好的閨蜜或者朋友。
五、當你鐵了心要做成一件事,沒有誰能夠阻擋你
那一天,久未謀面的好友K約我出來喝咖啡。
我們聊著聊著,不知怎么就聊到了我寫文章這件事情上來。
K說我還是趁早打消了這個念頭吧,什么夢想不夢想的,我們是活在物質世界的好不好,不如把做白日夢的精力用來賺錢啊,她當時給了我好多建議,可沒有一條是和寫文章有關的。
因為她壓根就不認為我能寫出個所以然來,憑著她對我多年來的了解。
這句話深深刺痛了我。
比起溫暖的鼓勵,為什么身邊人總喜歡給你潑涼水呢?那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你也應該做不了,如果你做到了,那你一定用了什么不正常的手段。
越是熟悉你的人越不會相信,就憑你,憑什么會有人來關注你喜歡你?
而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是如何足不出戶的在燈光下努力,碼出一篇又一篇文字,然而他們從來都不會看見這些。
六、舌頭長在他人嘴里,命運卻在你自己手里
曾經看過一位很厲害的作者寫道,她自己第一次出書的時候,在洗手間就聽見有人議論說,這女孩還挺紅的,說明公司工作量不多啊,還有時間寫書哇?她當時真有一股沖動,好想沖上前去問她們,照你們這樣說,白巖松那些人是不是都閑的蛋疼,沒事干才天天寫書?可是她想了想,還是忍住了。
實在沒必要花費時間精力在這些閑言碎語上。
后來我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將微信里的人全部打上標簽,在發(fā)朋友圈的時候,我會有意識地選擇不讓一些人看見,省得他們看了心生不爽,也省得我浪費口舌做任何辯解。
漸漸地,我的努力終于開花結果。
2016年,我出版了兩本書籍;
2017年,我出版了一本集合了35個職業(yè)咨詢案例的書籍,三個月銷量突破五萬冊,豆瓣評分8.2分。
36歲這一年,我終于達成了自己的夢想,并找到了此生愿意為之奮斗的事業(yè)。
沒有什么速成秘籍,也沒有什么捷徑可走,正如我的一篇文章標題那樣——“不動聲色努力一場”,你的努力用在哪里,時間終究會看得見。
我始終記得一句話:“在一個人漫漫成長的過程中,有真的敵人,也有假的朋友,該來的都會來,該成功的都會成功,誰都擋不住。”
作者簡介:趙曉璃,職場作家、生涯規(guī)劃師,LinkedIn領英中國專欄作者。文章聚焦職場、心理和個人成長,以情感真摯、思維縝密、條理清晰等特點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