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做正確的事,再正確的做事
做正確的事的第一步,首先找出“正確的問題”。彼得.德魯克曾說過,效率是以正確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則是做正確的事。首先應著眼于效能,然后再設法提高效率。做正確的事是由企業戰略來解決的,正確地做事則是執行問題。請你確保自己正在解決的是正確的問題。
2、要事優先,處理重要不緊急的事情
解決問題時,要按輕重緩急的程度將問題排序,以便充分利用有限解決問題的時間。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才決定我們成為什么樣的一個人,而非那些緊急不重要的事情。
3、培養思考無固定答案問題的的習慣
習慣思考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自己設定課題提煉問題,有邏輯性的思考,努力得出自己的見解,進而得出結論。
4、讀書后,花3倍時間去思考
如果你花2小時讀完一本書,那么就應該用6個小時來思考這本書的內容,從而得到有益的啟發。在實踐“1:3”法則時,你首先要著眼于每一章的要旨并將其寫出來,當你完成閱讀之后,整本書將被濃縮成了十幾段的概述。其次,將每章的要旨按照其邏輯構成分列出來,然后摘出其主要信息,再總結出自己理解的含義。
5、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請提前十分鐘到場
守時準時,這是一大優良品質。在組織活動或參與活動時,提前十分鐘到場有利于幫助你處理突發狀況,更加從容不迫。
6、20多歲時,將精力放在眼前的工作上
20多歲就考慮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還為時過早,那時的我們應該盡可能的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匹配在工作上。每個周末拿出半天用于自我投資。
7、工作上很出色的人,都是早晨型工作的人
早上大腦運轉更為靈活,是高效完成工作的最佳時間段。主動了解每個時間段工作效率的高低,合理安排時間,工作效率就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8、在上司提問之前進行匯報、聯系、交流
如果被上司問及后再做匯報,那就為時過晚了,自己主動去做匯報,可以有充足的時間整理好要點,確立好邏輯架構,然后再傳達給上司。準備工作做的充分,回答上司的提問時也就能充滿自信了。
9、將細節貫穿到底
人與人的差距在于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沒有高質量完成工作的意識。那些能把細微之處做的很好的人,工作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10、工作的時候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一個人不是成為了部長之后就能掌握領導能力,而是有了領導能力之后才會贏得統率團隊和組織的地位。所以在工作中要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