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杉版資治通鑒【1515】上等老板、中等老板和下等老板。2022-03-31

39、

八月二十三日,吐谷渾前來歸附。

40、

八月二十八日,突厥攻陷原州善和鎮;八月三十日,又入寇渭州。

41、

高開道聯合奚部落入侵幽州,被州兵擊退。

42、

九月三日,太子李建成班師。

43、

九月十五日,輔公祏派部將徐紹宗入寇海州,陳政通入寇壽陽。

44、

邛州獠人造反,朝廷派沛公鄭元璹討伐。

45、

九月十七日,突厥入寇幽州。

46、

九月十九日,皇帝下詔,任命秦王李世民為江州道行軍元帥。

47、

九月二十二日,變民首領竇伏明獻出沙州投降。

48、

高昌王麹(qu)伯雅去世,兒子麹文泰繼位。

49、

九月二十三日,渝州人張大智造反,刺史薛敬仁棄城逃走。

50、

九月二十九日,高開道引突厥騎兵二萬人入寇幽州。

51、

突厥對弘農公劉世讓恨之入骨,派使臣曹般陁(tuo)來,說劉世讓與可汗通謀,準備作亂,皇上信了。冬,十月四日,殺劉世讓,沒收家產。

52、

秦王李世民仍在并州,十月十七日,皇帝下詔,命李世民班師。

53、

皇上前往華陰。

54、

渝州變民首領張大智入侵涪州,刺史田世康等討伐,張大智率部眾投降。

55、

當初,皇上派右武候大將軍李高遷協助朔州總管高滿政鎮守馬邑,苑君璋引突厥騎兵一萬余人抵達城下,被高滿政擊破。頡利可汗怒,發大兵攻打馬邑。李高遷懼,率所部二千人砍開城門,連夜逃遁,被敵人邀擊,損失了一千人。頡利可汗親自率眾攻城,高滿政出兵抵御,有時一天之間,就交戰十幾個回合。皇上命行軍總管劉世讓救援,抵達松子嶺,不敢前進,退保崞城。正巧頡利可汗遣使求婚,皇上說:“解除馬邑包圍,才可以議婚。”頡利可汗想要退兵,義成公主堅決要求攻打。頡利可汗因為高開道善于制造攻城裝備,召高開道,與他一起急攻馬邑。頡利可汗引誘高滿政投降,高滿政痛罵。糧食將要吃盡,而救兵未至,高滿政想要突圍前往朔州,右虞候杜士遠認為敵軍兵盛,恐怕逃不掉,十月二十日,殺高滿政,降于突厥,苑君璋又殺死城中豪杰與高滿政同謀者三十余人。

皇上任命高滿政的兒子高玄積為上柱國,繼承他的爵位。

十月二十五日,突厥再次請求和親,將馬邑歸還唐朝;皇上任命將軍秦武通為朔州總管。

56、

突厥不斷制造邊患,并州大總管府長史竇靜上表建議在太原設置屯田,以節省運輸費用,參加會議的人認為“煩擾”,不許。竇靜懇切堅持不已,皇帝敕令,征召竇靜入朝,讓他與裴寂、蕭瑀、封德彝在皇上跟前辯論,裴寂等不能駁倒竇靜,于是聽從他的建議,結果每年收獲糧食數千斛,皇上很贊賞,任命他為檢校并州大總管。竇靜,是竇抗之子。

十一月九日,秦王李世民再次建議增置屯田于并州,皇上聽從。

華杉曰:

北部邊境戰事太頻繁,而糧食運輸的費用,按《孫子兵法》,至少是所運糧食的二十倍。也就是說,花二十車糧食的成本,才能運到戰場一車。偶爾打一仗可以,如果成年累月都在打仗,當然就會想到在前方屯田,這是用腳指頭都能想到的事,根本不用討論。但是,居然被會議否決!所以,竇景“切論不已”,因為他太氣憤了,堅持上書,絕不放棄。

大臣們反對的理由是什么呢?“議者以為煩擾”,煩擾,就是提出了很多困難。

這就是一個管理現象,在一個組織中,無論你提出什么新的建議,都有一些人像快閃族一樣跳出來,提出一大堆反對意見,其中最多的,就是各種執行的困難。

他們為什么要反對呢?這是人性,見不得別人干成一件事,又或者,這事情需要他們去辦,如果通過了,就給他們添麻煩,而他們的態度,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反對是正常人性,而贊同他人的意見,需要很高的見識和很大的胸懷,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裴寂、蕭瑀、封德彝,顯然都不是有見識又有胸懷的人。

在會議中提出任何方案,如果老板明確支持,則大家一邊倒的都叫好,都贊許,都表示跟自己想的一樣。如果老板態度不明確,則反對意見一定會占上風。李淵是個什么樣的老板呢,他也沒什么見識,就是受身邊人影響。三位大臣反對,他就否決;竇靜堅持,他就說那你自己來跟他們辯一辯。

李淵是個中等老板。

筆者從事咨詢工作,責任就是提出建議方案,所以對這種會議,哪怕是唐朝開的,幾個字我就能看清全過程是怎么回事。管理層都一樣,一定有人反對,而且反對的觀點一旦說出來,就成了他的財產,聯系著他的權位和面子,會越來越堅決,反對理由會越來越多。老板呢,就分上等老板、中等老板和下等老板。上等老板會說:“哎!你不要老是給我們拋出問題,你要提解決方案,那是你的責任,有問題你去執行,你去解決,不能說你不負責解決,只提出問題。”中等老板呢,就像李淵一樣,說:“你們辯一辯。”下等老板就不用說了,下等老板總能一眼識別最好的方案,先把他否決——因為他有疑慮,而且他知道這是你想要的,所以先排除掉——然后呢,他自己提出一個方案,要你論證。你反對當然不行;你若贊同,也不行,他會提出新的疑慮。總之,你說東,他就問為什么不是西;你若同意說好吧!那就往西!他就問:“那為什么不能往東呢?”下等老板,就是他自己把懷疑論者的飯碗搶了,他最后的決策,是到了最后時限,這時候不定不行了,這時候剛好討論到哪兒,就定哪個方案。

對這樣的決策會議,我們要定一個議事規則,如果誰提出疑慮,必須配套提出一個解決方案,并對得益和損失進行評估,不能只管拋出問題。所有方案都有問題,我們提出的方案,本身已經包含了我們對方案的懷疑,只是我們認為可以這么去做。這才是現實。

57、

黃州總管周法明將兵攻擊輔公祏,張善安據守夏口,拒戰。周法明屯駐荊口鎮,十一月十日,周法明登戰艦飲酒,張善安派刺客數人假扮成漁夫,劃著漁船前來,看見的人不認為有什么異常,于是殺死周法明而去。

58、

十一月十二日,舒州總管張鎮周等攻擊輔公祏部將陳當世于猷州黃沙,大破之。

59、

十一月十五日,皇上在華陰打獵。

十一月十七日,皇上迎接慰勞秦王李世民于忠武頓。

60、

十二月二日,安撫使李大亮引誘張善安,將他抓捕。

李大亮攻擊張善安于洪州,與張善安隔河對陣,遠遠的喊話。李大亮曉諭以禍福之道,張善安說:“我當初并無反心,只是為將士所誤;想要投降,又怕得不到赦免。”李大亮說:“張總管有降心,那就跟我是一家人了。”于是單騎渡水進入張善安陣地,與張善安拉著手說話,以示毫無猜嫌。張善安大悅,于是許諾投降。既而張善安率數十騎兵到李大亮軍營,李大亮把騎兵攔在門外,引張善安進去,兩人談話很久,張善安要辭別離去,李大亮命武士將他抓捕,跟從的騎兵都回去了。張善安營中聽聞,大怒,全軍而來,將攻李大亮。李大亮派人曉諭說:“我不留張總管。是張總管赤心歸國,對我說:‘如果還營,恐怕將士們意見不一致,被他們所制服。’所以自己留下不走的,你們怎么遷怒于我!”其黨羽又大罵說:“張總管出賣我們,向他人獻媚。”于是都潰去。李大亮追擊,多所虜獲。送張善安到長安,張善安自稱沒有與輔公祏交通,皇上赦免了他的罪,善待他;后來,輔公祏失敗,繳獲張善安與他往來的書信,于是將張善安處死。

61、

十二月十三日,皇帝車駕抵達長安。

62、

十二月十九日,白簡、白狗羌同時遣使入貢。

63、

十二月二十八日,突厥入寇定州,被州兵擊退。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