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學習的第一章是子死欲停置家中喻。故事是這樣的,說有一個人,他有七個孩子,有一個孩子死掉了,他就把他放在家中,自己帶著家眷到別的地方去了,別人看到這種情況就給他說:“你應該把孩子下葬啊,怎么能把尸體留在家中,自己離開呢?”他說:“我要安葬這個孩子,那就要再殺死一個孩子,放在擔子兩頭以保持平衡,才能順利到達墓地”。于是,他便殺死了自己的另一個孩子,將他們都送到遠處安葬了,人們看到這種行為都紛紛的恥笑他。這篇故事引申為修行的人自己犯了一條戒律,害怕承認錯誤,就說:“我再犯了錯,一起改掉吧”。實際上是不能勇敢的承認錯誤,放縱自己的錯誤繼續(xù)發(fā)生,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們應該正確對待自己所犯的錯誤,認識到錯誤的危害,大膽承認錯誤,并及時改正錯誤。
? ? ? ? 第二篇是認人為兄喻。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很難做到淡泊名利,不貪錢財,就像故事中一個人自己已經(jīng)過的很好了,可是他看到有錢的人,就說是他的兄弟,等到這個人負債的時候,他又說不是他的兄弟了,這樣的人真是不可交啊!喪失了人格。他不懂得與人相處,成為朋友,是心與心的碰撞,是相互交心,如果唯利是圖,那么,當他有困難的時候,誰還會在幫助他呢?佛法教導我們要去除私欲,赤條條的來到這個世界,也赤條條的離開這個世界。
? ? ? ? 第三篇是山羌偷官庫喻。通過這幾天的學習,看到每一篇原文的第二小節(jié)都有個隱喻,看來作者講故事的目的是為隱喻服務的,這篇文中就是說的一個人偷了國王的衣服,又不知道怎么穿,就像外道之人借去了佛教的教義,而沒有掌握佛法的真理,不能理解他的實質,妄加斷言,完全不認識事物的真實形態(tài)。也比喻,是自己的東西,別人搶不走,不是自己的東西,裝也裝不成,由此,我想到前幾天看到一篇報道,前些年的時候有一個草根組合叫旭日陽剛,他們因為唱了汪峰的歌曲《春天里》被大眾接受,登上了星光大道,因此成了網(wǎng)紅,也賺到了少錢,后來因為汪峰起訴版權,他們就不能再唱《春天里》了,沒有自己的原創(chuàng)歌曲,人們逐漸把他們淡忘了,他們又回到了自己的起點。看來要想在歌壇有立足之地,必須得有自己的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