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孫郎
引言
晚唐時期,黃巢之亂席卷全國,各地起義軍紛擁而起。尤其有一只部隊值得注意,它們是起源亂軍之中,召集亡命徒和農民起義軍為主。雖以助唐圍剿黃巢,但有其私心,不斷擴大隊伍,爭奪地盤,遂成為黃巢之后又一大割據勢力,這就是蔡州集團。蔡州集團的首領是秦宗權,只做了幾天的皇帝就被朱溫殲滅和吞并。而同為蔡州集團的將領則紛紛南逃,直到割據一方,成為獨立的王國。這其中就有吳國的楊行密、吳越國的錢繆、前蜀國的王建、閩國的王審知以及本章要介紹的楚國馬殷。
一、軍中良將
李嗣源本沙陀族人,不是漢人,只因從小被晉王李克用收為養(yǎng)子,得以賜封大唐國姓李氏,成為大唐宗室的一脈。李嗣源作為少數民族,本身就自帶彪悍、勇猛的特征,所以每次作戰(zhàn)都是英勇殺敵,深得李克用的喜歡,
晉王李克用生平最大的對手就是后梁太祖朱溫,二人也是結下了很深的恩怨。有一天,朱溫擺下了鴻門宴,宴請李克用前來喝杯慶功酒,那時李克用跟朱溫的關系還是很好,沒有什么大的仇恨。可就在這場晚宴上,朱溫卻偷偷的暗算了李克用,命人偷襲李克用。李克用的隨從很快就被朱溫的部下所殺殆盡,唯有李嗣源掩護著李克用一路狂奔,在翻過城墻后,終于回到大營。從此李克用與朱溫有著不共戴天之仇,而李嗣源的救主有功則被李克用視為親信,讓他擔任自己的侍衛(wèi)長,負責自己的人身安全。
之后,李克用每次與朱溫作戰(zhàn),李嗣源都是身先士卒,沖鋒陷陣,并打敗過后梁的名將葛從周。而李嗣源所率軍馬每戰(zhàn)都必會對朱溫的大軍造成傷害,一路所向披靡,使敵軍聞風喪膽,從此李嗣源和他的部下威名遠揚。
二、奪取帝位
晉王李克用死后,他的兒子李存勖繼位,同時也繼續(xù)完成其父未完的心愿。李存勖不僅對后梁開戰(zhàn),也對其他政權展開大規(guī)模的奪取。先后就有割據幽州之地的劉仁恭父子、正在崛起發(fā)展中的契丹,以及開始走向末路的后梁。當然在這一系列的戰(zhàn)役中,都少不了李嗣源的身影。特別是在滅亡后梁的戰(zhàn)場上,李嗣源更是勇猛無敵,親率兩千鐵騎就輕取了后梁帝都開封,迫使梁末帝自殺而亡。后梁亡后,李存勖登基稱帝,改國號大唐,史稱后唐。在李存勖進入開封之時曾激動的對李嗣源說:“朕要與你共天下。”
隨后就升任李嗣源為中書令,后又加封為蕃漢內外馬步軍總管、兼任汴州節(jié)度使。但好景不長,李存勖當上皇帝后,沒有了顧慮,開始肆不忌憚的享受起來,隨之也開始變得昏庸。不僅寵信伶人、宦官,還隨意猜疑那些開國功臣,并且冤殺了不少大將。李嗣源雖然是李克用的養(yǎng)子,李存勖的弟弟,但是仍免不了李存勖的猜疑,甚至有幾次險些被殺。公元926年,后唐魏州發(fā)生兵變,李嗣源奉命出兵鎮(zhèn)壓。在到魏州城時,李嗣源的軍隊也發(fā)生了叛亂,并與魏州叛軍合軍一處共同擁立李嗣源為主。此時的李嗣源還在猶豫不決,這時他的手下大將石敬瑭就來勸說他自立為主。最終,李嗣源下定決心,率兵殺回開封,奪取皇位。
三、功大于過
李嗣源繼位后,就著手開始革除李存勖時期的弊端。先是整頓吏治,賞罰分明,對那些橫征暴斂之徒果斷誅殺,同時又下令誅殺各鎮(zhèn)監(jiān)軍宦官,得以解決李存勖時期的宦官掌權問題。接著就是民以食為天,勸課農桑,廢除苛捐雜稅,禁止官僚鄉(xiāng)紳兼并土地,欺凌百姓,并且給貧困的百姓發(fā)放耕牛讓其耕種,同時允許民間鑄造耕田用具。最后謝絕奢侈之風,自己帶頭節(jié)儉,拒絕那些珍禽良馬,珠寶文玩,這樣一來,節(jié)省了大量的開支,也不至于弄得百姓民聲怨沸。
李嗣源總體在位期間,還是一位有為之君,雖沒有什么出格之事,但也有其弱點,就是遇人不淑。在重要崗位的人事安排上,沒能詳細考察,致使所任官員掌管朝中大權,獨斷專行,最終李嗣源只能以殺罰解決。
晚年的李嗣源因病導致無法上朝理政,加上他的幾位兒子本不是什么好主,見到李嗣源病重,遂開始了明爭暗斗的搶皇位。其中他的次子李從榮野心最大,在一次入宮探望后,得知父親已經奄奄一息了,就召集軍隊脅迫群臣擁立自己為帝。不幸的是,此時已蘇醒的李嗣源在得知消息后,下令派人討伐李從榮。很快李從榮不敵前來討伐的大軍,被擒殺身亡。聽到兒子被殺的消息后。李嗣源悲痛欲絕,最終因病情惡化而死。
相關文章推薦
(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先簡信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