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影評不是專門為蘇有朋的電影寫的,應該是東野圭吾的書+日版電影+中國版電影總體評述??措娪爸拔覜]耐下性子來先看書,反倒是刷了新片之后直覺書肯定會更精彩,又連續刷了原著和日版電影。
總體感受:想要最驚艷,自己看書準沒錯,小說中對人物心理和矛盾的刻畫,是電影不可能表現出來的。這也是先看電影會覺得有些地方很怪異,后來看了書才恍然大悟的原因。
所以,還沒來得及看電影的同學們,為了享受到最大程度的震撼力,一定要先看原著!
其次呢,如果要看電影,日本版的電影最符合原著,畢竟有些風俗都是在本土才能顯示出特色的,換了一個地方就沒有那種味道了。但日版電影新增了一個女警察的角色,而且戲份還比較重,這樣弱化了兩天才對決的格局,倒增添了一分女性警察在日本警察界里生存奮斗不易的感覺,有點跑題。
中國版的電影還是可以看的,甚至說比大多數的粗制濫造的國產電影要好得多,不僅僅是為了博人眼球,還是在遵照原著的基礎上,改編出了一個合格的故事的。但缺點也很明顯,王凱身上的“成功者”光環過于明顯,他本人的處理也不太自然,有故意耍帥的嫌疑。林心如的表演比較僵硬,沒有把女主內心的掙扎表現出來,所以最后的認罪顯得有點莫名其妙,張魯一的表演是我最滿意的,把數學老師之前的頹廢,在決定獻身之后對林心如母女關愛的眼神的表現非常到位,唯一不滿意的就是結局他沒有把心血白費悲痛欲絕幾乎要把靈魂嘔吐出來的感覺演出來。
所以,綜合排序+推薦順序均為:原著,日版電影,中國版電影。
然后來說說這個故事。
一個從小到大只沉迷于數學的天才石泓,因為很偶然的原因,愛上了隔壁的女鄰居花岡靖子。但石泓不善言辭,所以他不會主動的給美女鄰居打招呼,約美女出來吃飯。他唯一會做的,就是每天都去她的早餐店買早點,風吹雨打從不間斷。甚至,在他意識到靖子是殺人兇手后,他愿意動用他所有的智慧,再壓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保靖子母女平安。但不巧的是,石泓遇到了學生時代的勁敵——湯川,身為物理學家,他具有超強的邏輯推理能力,在跟石泓重逢的欣喜中他發現了石泓的一些異樣,進而介入了朋友的案件,最終得到了令自己痛苦的真相。
這個故事里包含了石泓對靖子的愛情,靖子與美里的親情,以及石泓與湯川之間的友情,可謂是五味俱全。最讓人感動的是石泓對靖子的愛情,這種感情甚至都不能說是一種愛情,因為它完全沒有常見的愛情橋段,花前月下啊,海誓山盟啊,卿卿我我啊,全都沒有。石泓是完全不食人間煙火的人,靖子是在人間煙火中生活得不太順利的人。這兩個人理論上是不會相遇的。
意料之外才有故事。意外就那么發生了,石泓一直在自己的數學領域里跑啊跑,跑啊跑,從來沒有關注過外界的東西。但突然有一天,他迷失了,怎么都找不到出口。他覺得失去了生命的意義,以前一直支撐他走下去的數學現在成了壓垮他的巨石。唯一的牽掛沒有了,于是他決定自盡,在堆滿草稿的房間里上吊自殺。
但是,靖子就那么意外的敲門出現了,如春日里的陽光,刺得石泓睜不開眼睛。也就是在那一瞬間,他的生活里增添了除了數學之外的東西,他發現了生活中的美與溫情。從此,數學不再是他的全部了。他可以邊聽著隔壁的對話和歡笑聲邊研究數學題,像是有了一種寄托,也像是有了可以保護的對象。雖然對方渾然不覺,但他已經默默地下了定義。
就像是石泓對數學的感情,有了答案還不夠,還要耗費所有精力找到最優美的路徑。對待愛情,他也會用盡全身力氣找到最好的方式去保護愛的人。
這么一個笨拙的不懂掩飾的天才,雖然有聰明的大腦,足夠引導警察誤入歧途,但在人性的認識上也有致命缺點,所以才會被多年不見得老友發現異樣,繼而在人性VS推理的對決中敗下陣來。所以,他們倆之間的結局從湯川出現之時就已經注定了。
不知為何,最后盡管石泓是輸了,如此結局很遺憾,但我覺得這樣的石泓反而更可愛。因為,此刻他不僅僅是一個機器天才,也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而且因為之前木訥的反襯而顯得感情更加真摯。
但愿天才也能獲得俗世的溫情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