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麂島-選美中國朝圣之旅

知道南麂島是在2005年,國家地理推出第一輯十月特刊《選美中國》,此后這一系列延續了十來年,例如2006年的《318國道--中國人的景觀大道》以及后來的地理大發現,海洋特刊等皆是良心之作。

當時還在跟一幫朋友學習戶外和攝影,也是那段時期把小相機升級了單反用到現在,此次行程帶了這套簡單的裝備:450D機身,18-135的鏡頭,50的定焦鏡頭備用。

DAY 1

由于距離虹橋火車站比較遠,周四下班回到家已經11點多,匆忙收拾行李定好鬧鐘,只等天亮一路趕去車站。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好事多磨,攻略中提到一個環程商務的公眾號可以訂票,然而旺季很早就訂完了,只能去現場碰碰運氣。

火車站下來室外溫度是39.2度,隨手招了輛車,開價40!記得有攻略提到30來著,談判失敗,既已上車就不多計較了,出發。

車剛開出,發現一長串taxi排在出站口不遠處。這里提醒各位:出站右轉啊,別學我貪近招手,可能會吃虧。

不久車停在一個比較冷清的建筑前,心底一涼。問過工作人員以后得知:下午的末班船已經開出,窗口自然也早早下班了。

此時明白了為什么很多驢友是晚上的臥鋪從上海出發——因為可以跟早班船無縫對接!

若是網上預訂和現場都沒票,這次行程豈不是要泡湯啦?

附近找個小店吃了碗牛肉面,順便給手機充電,兼帶準備預案:若果真上不了島,就去30公里外的南雁蕩山風景區,然后想辦法去杭州,回上海。

下午在萬達廣場星巴克坐了坐,找了住宿先安頓下來。高德地圖上找到了華東賓館,跟華夏賓館挨得很近,想著離鰲江不遠,晚上有興趣還可以去看看江景。

房費不貴,只要80元,看著房間還算干凈就定了下來。

附近轉轉就是普通三四線小城鎮的樣子,鬧市區有個寺廟還是道觀,沒進去參觀。

有個老爺子賣涼茶,說主要配料是草藥,清熱降火,5塊錢一小杯體驗一下,那個苦啊,難以形容。跟老爺子要來塊冰糖,他的冰糖裝在一個很小的可以封口的透明小袋子里,老爺子讓含在嘴里,于是端著杯子繼續晃。到最后冰糖吃光了涼茶還在...

不過涼茶可能真管用的,兩天后的中午坐在候船碼頭補上這段文字的時候,發現疼了快一周的一顆痘痘消退了。

路邊找了個小店點了份魚頭,一罐啤酒下肚,回房睡覺只待天明。


DAY 2

鬧鐘一響人就彈起來了,洗漱完畢趕緊退房,阿姨很熱心,因為昨天交流知道我沒買到票,穿個拖鞋帶我到路口找了輛三輪車,阿姨把它喊作殘疾車,不過我看除了司機老爺子歲數大一點,其他都沒問題呀!

圖片發自簡書App

謀生啊,你有沒有注意到左上角的手機?老爺子還挺時尚呀,是用來導航呢,還是用來滴滴或者聽音樂呢?

12元路費,再次來到碼頭還不到七點,排在了第一位,跟打掃衛生的師傅簡單聊了幾句,陸續有游客趕來,有自駕來的四口之家,有來自四川的,有小情侶,還有兩位是團隊票的,手里握著一打身份證。

團隊票的自然是預定好了的,其他人有很多也都是沒有線上預訂的好。紛紛猜測現場應該保留了一部分票源的,都挺樂觀。

一個多小時以后,工作人員慢吞吞打開了大門。

排在二號窗口,里面那位姑娘還在扎頭發,真是夠悠閑,其他窗口有幾位都取完票了。好在,姑娘確定我是獨自一人以后,給了我一個好消息,只有12:20還有票。果斷付錢。


圖片發自簡書App


船票、門票到手,又去4號窗口辦了返程手續。

圖片發自簡書App

出來一聊,四口之家和其他沒有預定的人,似乎都沒買到船票。只有我成了他們口中的幸運者。不敢想若不是排在第一位,也許就讓別人搶了先。

前文提到的團隊票的小伙兒,后來很巧的坐了同一班船,到站出來的時候打了聲招呼,當天下午在沙灘附近遇到一次,第二天一早在大草坪遇到了第三次。

剩下的四個小時怎么過呢?

地圖上找了陸地向大海延伸的盡頭:

圖片發自簡書App


步行要一個多小時,猶豫了一下,決定打車,沿著海岸線,30元到達目的地。路上給司機吃個昨天在萬達廣場樓下超市買的進口柑橘,跟他確認中午能不能來接,他開口60。雖然留了手機號,但還是覺得有點貴。暫且不管,上山。


圖片發自簡書App

遠遠望見的這個山包,不出半個小時就到了頂上。期間汗如雨下自是必然。中途休息了五分鐘吧。山頂上是青龍道觀。取青龍名字大約是祈求風調雨順吧!據說老觀有上千年,后毀于臺風,新觀銘牌上提到了甲申年,應該沒多久。

上下山路上蟲鳴鳥叫,上山以后看到的風景是這樣的,遠處小島若隱若現

圖片發自簡書App


由于不確定下山后能否順利打車,早早滴下了山,問山腳下的阿姨和師傅,兩位大叔是要去抓跳跳魚賣錢的。準備十點下灘涂,兩個小時回來。問我要不要跟他們一樣來瓶啤酒。

我問了有沒有飲料,阿姨說飲料就只有花生奶,后來給了我一瓶農夫山泉。原來這水是他們自己喝的,并不是專門做生意。我給阿姨三塊錢,阿姨一直推脫,最后收了兩塊。就是這瓶水,并非廣告植入哦

圖片發自簡書App

坐了一會兒,阿姨又拿給我一條神奇毛巾,讓我去水龍頭那兒洗把臉。神奇毛巾就是這條一次性毛巾,我下山路上還在想呢,應該帶條汗巾擦擦汗來的,真是意外驚喜。

圖片發自簡書App

阿姨又熱心地幫我攔車子,攔了六七輛才有順路的,給阿姨也送個柑橘聊表謝意,也是一番推脫,最終塞到阿姨手里。

司機師傅聊了一路,也是先送上一顆柑橘(昨晚買對了),汽車音響里念著南無阿彌陀佛。

返回港口停車正掏錢呢,師傅直說順路車,不收錢。一番感謝,依依惜別。

門口小販處買了桃子和梨,簡單聊了幾句進了安檢。安檢是很嚴格的,帶相機上島還要單獨登記。看著時間尚早,于是先坐下來把上述這段文字補上。

【上島】

等待的時間雖然漫長,但是跟上島的心情比起來就不算什么了,有圖為證。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上島以后迫不及待在公交車上拍的(上圖),以及下車后的第一個景點(下圖)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往前走走,有人在這里釣魚。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右下角這位大叔說,這幢正在建的大氣的房子,是用來防臺風的,這個必須點贊,自古當官要為民做主,對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走了很遠,半山腰綠樹掩映的地方是美齡居,不收門票隨便看看。

有沒有看見中正式和沈陽造88式步槍?其實是模型哦!因為我摸了一下旁邊那把勃朗寧,哈哈。

圖片發自簡書App

問管理員小妹花錢買了瓶可樂,順便借插座一用給手機充充電。插座藏在冷柜的后面,冷柜則很醒目地杵在院子里兩排座位中間。給管理員小妹送上幾顆牛肉粒表示感謝,隨意聊了會兒繼續上路。

美齡居據說是當年國軍準備反攻大陸是國母要來慰問,時任官員專門給她建了這處住所。門口的風景還是不錯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美齡居隔壁,是浙江全境解放紀念碑。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繼續往上走走看看,在派出所前方有一大片空地,有個加油站,整體視野非常開闊,于是進去摁了幾下快門。不料遠處突突突開來一輛軍車,我原以為是誰在練車呢,不想真是兵哥哥。應他們要求,刪去了所有在這個點拍的照片,至于看到了什么?這篇文章里也不能說。

地圖提示離三盤尾景區六公里,本想步行過去看看的,考慮到下午似乎沒有三盤尾返程的公交車,隨意往前走了一段,就返回了。

三盤尾,明天日出見了。

返程有一段在大沙灘的背面,發現了這處看日落的地方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是第一個在那兒等的,陸續來了幾位老大哥,扛著三腳架來找角度。我也就放開了,跨過公路欄桿,找了一個位置坐下慢慢等,照片右下角的草觸手可及。

沙灘是要到了傍晚才人聲鼎沸的。不過總體來說人不算多,根本到不了下餃子的水平。


圖片發自簡書App

拍完日落肚子已經餓的不行了,從早上到現在,就吃了一個桃子,一個梨,外加幾塊餅干,現在必須去找主食了。

叫了一大碗沙蛤湯,味道極鮮;一份蒜蓉牡蠣,有十幾個;加上一份海藻涼拌菜;海藻最終沒吃完,吃的時候還拌了點芥末,邊吃邊想:這不就是海底小縱隊里海鬣蜥喜歡的食物么?海鬣蜥牙口真好。沙蛤湯也是,吃了好久還能源源不斷撈出小沙蛤來,這只有指甲蓋大小的沙蛤,讓我懷疑正確的姿勢莫非是只喝湯不吃肉的?跟第三天的白蛤豆腐湯比,我更喜歡這個小沙蛤的味道味道,盡管白蛤的個頭要大很多。

住處也是吃飯的這個店家,竹墅,緊鄰大沙岙,有三人間有單人間。這里很多店都是類似的三人間,酒店大一點價格貴一分,我獨自一人就選了位于二樓的單人間。

這是第二天透過紗窗看到的風景,給大家判斷距離用。

圖片發自簡書App

洗澡換上拖鞋,沙灘上很熱鬧,都開著手電踩蛤蜊抓螃蟹。有小朋友在沙灘大聲喊:“媽媽~你們吃完了沒有~~”大排檔店里傳來媽媽的回答:“沒有~”小朋友大聲抱怨:“怎么還沒吃完~~”

夜里趕上漲潮,幾分鐘時間,海浪前進,人群后退。手機電不多因此沒打開手電,蹭了別人的手機光,把拖鞋拎在手里光腳踩,抓到一個閉合的,其它都是單片貝殼,和沖到腳邊的石頭。有小朋友抓到螃蟹的,自然是一番興高采烈。

踩蛤蜊的時候發現一個細節,如果站住位置不動,總是腳跟后面的一部分沙會被海浪卷回去,人會不自覺地往后倒,當然離摔倒還遠得很,只是大家也可以體驗一下。

國家地理上提到,這里的沙灘是貝殼沙,全中國只有兩處,這是白天拍的,白色亮亮的就是貝殼碎屑。

圖片發自簡書App

DAY 3

上島以后買的車票(45元)上,寫明了第二天早班車去三盤尾景區的早班車是4點。夜里12點多、3點多醒了兩次,窗外自是濤聲依舊。

鬧鐘響起洗漱一番去路邊等車,已經有一對情侶在等著了。

沒多久車來了,大沙岙上車還有很多座位,車走一段后很多人上車,這個車是要到固定地點檢票的,打過孔的票,要再去三盤尾得補票,25元。

因為這件事,幾個廣東口音的大叔一路不停地跟司機評理,搞的大家都很緊張,終于有人喊別干擾司機開車!然而有些人陷入了情緒里是聽不進勸的。一邊絕壁一邊懸崖,真擔心司機一發火...后果不堪設想啊!

好在很快到了目的地,景點門口補了一瓶水,跟著人群來到觀日出的平臺。

觀景臺前方的可以坐人的巨石上已經坐上兩位小伙,在他們右側的地上有個屁股大小石頭正好可以坐著把相機架在巨石上,就是這里了。

后來的一位大叔和帶著小姑娘的年輕爸爸,硬是要往前擠,爬上巨石最前方,也不管后面的人群里妹子漢子們抱怨擋住了鏡頭。

我只得再向右挪一挪調相機,調整一下角度,本來我的照片里左側近景是個海島,現在只能看到一點點,可惜呀!

旁邊的一位妹子把手機架在夾縫里拍視頻,沒多久提示內存告警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日出看完就是到處走走,這里是天然壁畫: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是完整版壁畫: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是往大草坪的路上拍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觀日出的人群大多會去大草坪,我這張照片是深入到里面以后很久返回時,人群早已離開后拍到的。這張照片里的盡頭,有一個天然涼亭,是兩塊斜靠在一起的巨石,下面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通道,吹著海風又能避開陽光直曬,也算名符其實。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下面這幅是去往大草坪的路上,在路邊拍的正好背景里有兩條船,被我加了手機自帶的“懷舊”效果,如今成了我的手機桌面。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大草坪上的隨拍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就是前面說的大草坪的盡頭,坐在天然涼亭的地上的視角。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其實左前方還有一點點可以往前走,這時候游人基本都走了,之所以來的晚,是因為大草坪處被4位妹子抓著要求幫忙拍照,也是佳能的相機。

相機是妹子的男朋友的,沒具體看型號,應該是兩位數編號的,比如70D,妹子只會用P檔。

于是一番參數調整,調了一下閃光燈效果,選好角度,大海跟海島作為背景每人來幾套;接著是背影,調一下剪影效果逆光又是幾套;然后是側光,合影,3人背對鏡頭1人面對鏡頭,快門又是一陣;坐在最右側的乖巧妹子直喊:我可憐的右臂,太曬啦!

這個乖巧妹子最會拗造型了,也是她看我拍得滿頭大汗,兩次遞上了紙巾。還說看我出汗很想每人送我一瓶水,可是她們身上也沒帶水。

這橋段2000年左右的大學生應該都很熟悉吧?

如果我有一千萬,我就可以買一棟房子;我有一千萬嗎?沒有!所以我仍然沒有房子。

臨分別的時候4位妹子想起來要拍跳起的照片,重新找了角度,讓天空做背景,連拍。一番折騰,開始是沒把小腿勾起來,后來是跳的不整齊,終于抓到一版完美的。跳得高,動作整齊,收工。

十分鐘后隔壁的導游也一樣指導游客起跳的動作要領。

一路走走,有一處石頭很奇特,附近卻并未看到經典標牌:

圖片發自簡書App


日出以后曬是很曬,但是我隨身帶了同事Sally送的這一小瓶,蚊不叮蟲不咬倒也快活。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景區里一根老冰棍需要五塊錢,一瓶水我忘記了是3快還是5塊,不過返程的時候看見幾個游客吃著冰棍去往景點,毫不猶豫地,在景區門口的小店里也買了根,哈哈。

坐車一路回到住處附近,重新去看了看上午的沙灘,最后一幅是有一陣下雨的時候拍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吃完早午餐(炒年糕25+白蛤豆腐湯35)回房洗澡休息片刻,由于時間尚早又換了家店吃了個花蟹,老板說我很幸運,這個花蟹很多黃。30元。

不遠處的三岔路口有公交車站,是個起點站,愿意排隊不擔心沒位置,坐上車10分鐘就到了碼頭,換完票四處走走,隨手拍拍。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是農家院子里自己曬的魚干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有的家庭沒有訂返程票的,到換票的地點發現沒票了,下午2:30、2:40兩班,我印象中是末班船了。

大家要去的話記得在鰲江碼頭出發的4號窗口辦理返程票,她們都是登記的,出發的時候還記了手機號。看見有一家三口加奶奶一起來的,買不到返程票不知道后來怎么樣了。

大草坪上側影拍了一幅揚著紗巾的妹子,我記得是掃碼加了好友的,要么沒通過,要么誤刪除不見了。我覺得照片效果還是可以的,需要原片的話可以聯系我。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路回到鰲江在火車站還碰到兩件事,一個妹子要微信轉給我200,讓我換現金或支付寶轉給她,身上現金有限,我選擇支付寶轉她,順便問你為什么兩個app不綁定同一張卡?她回答其中有一個留的手機號不對因此綁不上;兩邊操作一番,完成。

另外一件是個高個帥小伙,要借我手機打個電話,因為他把手機落車上了,我問他:那你的車呢?他說給他爸開走了。電話借他用了,人也沒跑,哈哈,因為剛才暗地里忍不住想:如果他拿了就跑我可能追不上他。

火車站附近很荒涼,餐飲業不發達,還是到了城區吃了碗紅燒牛肉蓋澆面,店家默認送一個茶葉蛋,還有一杯紅棗茶,紅找棗茶甜甜的,很好喝,特地叫了第二杯來喝。

換上火車票,坐上車,在車廂里給大家補上了第2、3天的內容,此刻已經過了溫州,肚子又餓了,要去開始新的覓食啦,再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646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95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560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35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1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2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01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44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88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04評論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8評論 1 370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44評論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37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65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27評論 1 287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06評論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3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