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2月8日,小雪。圍在爐邊,泡一杯茶,享受著難得的獨處時光,讀完了這本書,聊以記之。
? ? ? 如果命運是條孤獨的河流,誰將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 ? ? 15歲的迪倫,乘火車探望從未謀面的生父,途中遇難,靈魂出竅。遭遇了她的擺渡人崔斯坦,兩人一起踏上荒原之旅。處于兩個世界中間的荒原上,你所走過的路,完全取決于你的預設。你所遭遇的天氣,完全取決于你的心情,你所碰到的擺渡人,完全取決于你的期待。所以崔斯坦說,親愛的,這里沒有別人。荒原中之所以出現烏云,上坡,泥沼,一切阻礙,全是因為你內心的擔憂和恐懼。這是不是正印證了那句話,你的世界,除了你自己,沒有別人。人生境遇,順逆好惡?坎坷難行?晴灘大道?皆在于你。所以佛典有云,旗未動,風也未吹,是人的心自己在動。在這個荒原之中,外面的世界就像一面鏡子,你遭遇怎么的處境,全在于你,在于你的渴望,你的態度,你的決定。崔斯坦是她的擺渡人,但真正能渡她的卻只有她自己。
? ? ? 崔斯坦,現世與來世的中間地段——荒原的擺渡人。他的任務就是帶領這些靈魂穿越荒原,免受惡靈的毒手,安全到達彼岸世界。在遇到迪倫之前,他已經引渡了成千上萬的靈魂,他了解他們的一切前世今生,愛憎好惡,變成他們渴望見到的人,盡量讓他們保持心情愉悅,風和日麗,安然無恙地到達彼岸,然后看著他們離開,再換一副面孔,一個身份,去迎接下一個靈魂。 他不知道活了多少歲,過了多少年,在荒原之中,他只是一個順服的陀螺,屈從命運的安排,終年不停地旋轉。所以迪倫初見他時,? ? “他手抱膝坐在隧道口左側的山坡上,眼睛緊盯著她,他看到迪倫正在看著自己,卻沒有站起來,甚至笑也沒笑一下,只是繼續凝望著她。 他臉上帶了一副無動于衷、漠不關心的表情。”如果說,迪倫愛上她是命中注定的必然,因為他說,我的存在,只是因為你們需要。那么他愛上迪倫便是這荒原之中最大的意外。
? ? “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銹,世人千萬種,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崔斯坦遇到過成千上萬的靈魂,見過最卑劣的、羸弱的、自私的、丑陋的靈魂。所以當迪倫安慰他,“你看起來什么樣子并沒有什么關系,真的沒關系。你腦中和心里的那個才是真的你。”他驚詫感動于她的善良和理解,這是愛的萌芽。
? ? ? 當他為了她的安危,甘愿被惡魔拖進深淵,遭受萬千惡靈的攻擊吞噬撕咬。這便是愛的證明。
? ? ? 而當她歷盡艱辛到達了安全祥和的彼岸世界,發現身后空空如也。沒有他的世界,一千年和一分鐘一樣沒有意義。于是她又冒著魂飛魄散,灰飛煙滅的危險,只身闖蕩回了充滿兇險困厄的荒原,只為尋找他的身影,這是愛的堅持。
? ? ? 克萊爾.麥克福爾問,當我們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最終的選擇?
? ? ? 在彼岸世界的圖書館里,領路人告訴迪倫,在這里你可以見到你所有想見的靈魂,除了崔斯坦。迪倫說,我想看看崔斯坦的擺渡名冊。如果我無法再擁有你,我想去你去過的地方,看你看過的風景,見你見過的人,了解你經歷過的故事,像抓著救命稻草一般苦苦探尋著一切和你相關的蛛絲馬跡,只因害怕一放手便成了永決,只因不愿切斷最后這點微弱的聯系,這可能是愛情最后的執著,面對強大宿命僅存的倔強。?
? ? ? 當她意外得知有再回到荒原的可能。去見了老者伊萊扎。
? ? ? 迪倫問:怎么才能穿回荒原?
? ? 老者回答:“你從任何一扇門都可以到那兒。關鍵不在門,而在于你。”
? ? ? 迪倫說,如果每一扇門都可以,那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離開了。
? ? ? 老者答,“你錯了,不是這個地方不讓他們走,而是他們的靈魂束縛住了自己。他們是想離開,但他們更怕死。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知道再次穿越荒原很可能會死。一想到這些,他們就只能老實地待在這里。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耐心足夠的話,如果等待的話,他們就會再次見到自己心愛的人。他們只是不敢冒失敗的風險,因為那有可能是自尋死路。”
? ? ? 確實,生活中本沒有繭,只是我們缺乏足夠的勇敢,畏首畏尾,左右衡量,最終作繭自縛,綁住了自己。
? ? ? 用勇敢去擺渡,沒有到不了的地方。迪倫是無畏的,她的無畏不是源于無知,而恰恰是自知。所以她明知荒原之中惡魔肆虐,兇險難測,但她還是義無反顧,憑著一股子孤勇,憑著一顆摯愛之心,因為她堅信在荒原之中,她定會與他重逢。就像老徐的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里說,朋友算什么,自尊算什么?你的聲音有一種神秘的力量,讓我無法抗拒,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在墳墓里,也會涌出一股力量站起身來,跟著你走。
? ? ? 崔斯坦呢?他又在完成下一個任務,只是這次他不叫亨利,不叫喬伊斯,他沒有變成別人期待的樣子,他仍然是崔斯坦。“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當一個人不能擁有的時候,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要忘記。所以當他們再次重逢時,他還是她的崔斯坦。她依舊是勇敢的迪倫。
? ? ? 經歷艱險,克服恐懼,脆弱。重回人間之后,她醒來,驚慌之中瞥見他。
? ? ? “原來你在這里”。
? ? ? “我在這里。”
? ? ? 此時一句話,卻已勝過千言萬語。走過荒原中泥濘,危難,恐懼,艱辛,游疑,最終因為愛情,勇敢,堅定,奮不顧身,互為靈魂的擺渡人,完成了相互的救贖與成全。
? ? ? 作為一個悲劇愛好者,每次看到皆大歡喜的結局總覺得索然無味。這次卻慶幸作者的慈悲,生活需要勇敢,更需要相信勇氣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