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19(第40天)唐菓
? ? ?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作出了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構建學校安全風險防控體系的戰略部署,并強調對校園安全實行校(園)長負責制,首次要求把學校安全風險防控工作的落實情況,作為考核學校依法辦學和學校領導班子工作的重要內容。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咱們在座的校長是不是壓力更大了?構建學校安全風險防控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千頭萬緒中如何抓住工作的牛鼻子?
? ? ? 現實中,我們很多學校投入巨資進行“物防”、“技防”建設,但對于更為重要的“人防”建設卻把它簡單地理解成配足配齊安全崗位人員,而忽視了更為重要的以“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確的崗位職責、清晰的流程文本、持續的教育培訓”為標志的安全管理合規體系建設。在我看來,安全管理合規是學校安全管理“物防”、“技防”措施發揮作用的前提和保障,依法開展安全管理合規體系建設是構建學校安全風險防控體系的頭等大事,刻不容緩。
? ? 參照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原理,我們可以把學校安全管理合規體系建設分解為“風險調查與識別”、“風險評估與報告”、“應對策略與方案”、“方案實施與監督”這樣四個前后銜接、有機循環的步驟,我們把它叫做“合規四步法”。
01風險調查與識別
? ? ? 顧名思義,“風險調查與識別”就是指我們通過一系列科學方法來識別學校在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合規風險點。常見的風險識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 ? ? 一是法規梳理法。即通過法律檢索找出法律法規要求學校必須承擔的安全管理的法定義務和職責,如果學校疏于履行,就得承擔法律責任。比如《侵權責任法》38、39、 40條,這三條是為學校量身定做的,還有《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以及《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等法律文件規定的這些法定的職責和義務,就是學校的合規風險點。
? ? ? 二是案例檢索法。即通過對教育機構責任糾紛司法案例進行大數據分析,來識別可能存在的風險點。比如,我們通過大數據檢索分析發現,因學生之間的行為(嬉鬧、過失、故意)引發的安全事故占比達到了50%以上,說明學生之間行為是學生傷害事故的第一殺手。從檢索的法院判決來看,對學校在因學生之間行為引發的校園安全事故中的教育管理義務要求貫穿事故發生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事故發生之前有對學生進行相應安全教育的義務,事故發生時有及時發現并制止的義務,事故發生后要盡到救助和通知義務。那么這些應盡的義務就是需要學校重點關注的合規風險點。
? ? ? 三是調查走訪法。即我們通過向學生、老師、家長、管理人員等相關人員發放調查問卷,來了解學校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風險點;我們還可以通過采訪學校安全負責人、保安等人員來了解學校安全工作的具體情況。
? ? ? 四是查驗資料法。即通過查驗學校的相關管理制度、工作預案、崗位職責等資料來了解學校安全工作的具體情況,識別相應的風險。
? ? ? 五是現場觀察法。即通過現場觀察的方式來發現相應的風險點,比如觀察學校門衛室人員配備、進出人員登記情況等,發現相應風險點。
? ? ? 通過這些科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基本上可以識別出一所學校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合規風險點,并據此編制出“學校安全管理合規風險清單”,讓學校掌握各個層面履行安全管理法定職責的情況。作為風險調查與識別環節的工作成果,“學校安全管理合規風險清單”實質上就是學校的安全管理責任清單,是學校依法履行安全管理職責的抓手。
02風險評估與報告
? ? ? 在這個階段需要就識別出來的合規風險點從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二個維度進行評估,據此確定該風險的等級標準。比如前面說的因學生之間行為引發的傷害事故,發生頻率就很高,也可能造成嚴重傷害后果,因此就要確定為較高的風險等級,注意從事前的安全教育、事中的及時發現制止,事后的及時救助通知等方面建章立制,提高風險防范級別。如果某個風險點發生頻率很低,甚至基本上沒有發生的可能,或者發生后后果顯著輕微,就可以評定為較低的風險級別。對于這類風險點學校可以采取先給予一定的關注,在條件成熟時再加以解決的策略。因為風險的防控和轉移化解是需要成本的,我們要考慮到學校的財力、人力能不能夠實現。
? ? ? 在風險等級標準劃分上,實踐中一般采取兩種劃分法。一種是按照“輕微、一般、較大、重大”劃分為四級,也有按照“一般、較大、重大”劃分為三級。二種劃分法沒有優劣之分,可以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選擇采用。但不論采用哪種劃分法,都需要根據確定的風險等級標準制作學校安全風險評估報告,為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合規風險防控策略提供依據。
03應對策略與方案
? ? ? 在完成風險評估之后,我們需要根據評估報告制定具體的應對策略和方案,這個環節是學校安全管理合規體系建設的核心環節。所有的應對策略和方案最終體現為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確的崗位職責,清晰的流程文本,持續的教育培訓。
? ? ? 我們有的學校說,我們已經有制度了啊。的確,我們各個學校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制度,但這些制度是否規范、合理?是需要進行合法性和可行性審查的。在有了制度之外,還應當有一定的安全工作流程和工作文本。比如,學生的請假流程、學生手機管理流程、學生請教條、家長聯系單等。前面的制度是告訴我們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而流程和文本則是告訴我們一些安全事項應當遵循什么樣的流程,如何使用規范的文本。制定標準的流程和文本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好處:一是便于執行,提高效率,流程和文本清晰明白,根據步驟就可以完成相關安全工作事項;二是能夠幫助新進老師盡快上手和熟悉工作;三是當發生安全事故時可以幫助學校留下依法履行安全管理職責的工作記錄和證據。
? ? ? 在教育培訓方面,既要求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以提升學生的自我安全防護能力;也要求加強教職員工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法律責任意識培訓,以避免因教職員工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過失行為導致學生安全事故的發生。
04方案的實施與監督
? ? ? 最后一個環節是“方案的實施與監督”。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強調風險防控是一個需要全員參與的事情,各個相關人員都應充分參與。在我們的安全管理制度中就要明確每一個人的具體角色和任務。而且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形成一個持續不斷的風險防控機制。需要提醒注意的是,為了確保實施的效果,學校還應當進行持續的監督和考核。因為沒有考核就沒有管理,沒有監督就沒有執行。
? ? ? 以上就是介紹的學校安全管理合規建設四個環節的全部內容。總之,學校可以從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監督執行四個環節,打造一套以“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確的崗位職責、清晰的流程文本、持續的教育培訓”為標志的學校安全管理合規體系,真正實現“讓法律為學校松綁,用合規守護學生安全”的雙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