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鍛煉的人與一個不鍛煉的人,隔一天看,沒有任何區別
隔一個月看,差異甚微
但是隔五年十年看,就是兩種不一樣的人生了。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講的都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
你會想,我讀了這么多書,記背了這么多的知識,但是現在大部分都已經忘記了,有意義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就像你吃過那么多飯,喝過那么多水,有意義嗎?
你吃的食物早就已經融入了你的身體,你讀的書也早就成了你思想的一部分。
你會想,我讀了那么久的書之后,還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做一份平凡的工作,過一個平凡的人生,何苦如此折騰?
讀書是一種思考與認知,它并不能為你帶來直接的財富提升,卻能有助于你更好的了解這個世界。我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實則是知識改變了你對整個世界的認知,對每一件事的態度。
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排名第一的是猶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讀書64本。而中國13億人口,除去教科書,平均每人一年讀書1本都不到。
一個愛讀書的民族,自然是優秀的。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猶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學獎、25%的物理學獎、27%的生理與醫學獎、41%的經濟學獎、12%的文學獎,同時還拿到了1/3以上的普利策獎、1/3以上的奧斯卡獎。
而猶太人只占世界人口的0.3℅。
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周日無事,一個大人帶著十多歲的孩子在宿舍大院里散步。看到一個迎親的車隊,一群人圍在接新娘的頭車前急得團團轉。
上前一看,一個輪胎癟了。新娘馬上就要下樓,寶馬失前蹄,要誤大事。正當大人無解時,
這個孩子上前說:“沒事,你使勁用腳踹它。”
司機半信半疑,大家顧不了許多,一頓亂腳。奇跡出現,輪胎漸漸飽滿。
人們齊問:“這是怎么回事?”
孩子慢慢道來:“這款車的車胎被扎后有自充氣功能,只要用腳踹踹就行,還可延長行駛很多公里,確保你能開到維修地點。”
父親大奇,“你怎么知道?”
“家里不是訂有《汽車族》雜志嗎?沒事閑看來的。”這是閱讀的作用。閱讀讓你長知識,讓你聰明。
其實,要問我們為什么要閱讀,不如先問一下為什么要吃飯。人是由物質和精神組成的,不吃飯不能長身體,會肉體死亡
不閱讀不會有思想,要精神死亡。正如營養不良,會造成身體發育的缺陷:面黃肌瘦、腿細脖長、雞胸龜背等等,不讀書也會造成精神方面的缺陷,如自私、狹隘、孤獨、浮躁、虛榮、驕傲、多疑、膽怯等等,生活得不陽光、不自信、不幸福。有什么樣的閱讀,就有什么樣的收獲。它決定著人的知識、思想、意志、審美、情趣。這是從人自我豐富的一面來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每個人都是從閱讀開始學習,因為閱讀是啟蒙,是積累,是鑰匙,是開關。
為什么要閱讀?
為了精神的健康,為了未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