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家都知道寵妻狂魔張智霖對于袁詠儀買包的日常,總是十分無奈,但又用行動去支持妻子買包。
記得有篇文章寫他,他說:“我知道人生是倒數,所以都會珍惜每一天跟她在一起的日子,我無法想象有一天她離開我我會怎樣,所以我會在現在盡一切可能對她好,讓她開心。”
毫無疑問,人的盡頭是離開,永遠地離開,無論誰先離開誰,都是很痛苦的,如果那一天一定要到來,他希望自己是可以晚去的那個人,他無法想像沒有他,袁詠儀一個人怎么生活。
我記得MISS南也曾說這種話,她的原話是:我希望自己是晚他一步離開的,我還要給他料理后事。
02
我想,深愛對方的人,都希望自己比對方晚走。
這是永遠的離別,對孩子或對最親的人是一種無法彌補的傷痛。
但如果只是生活不下去,要離婚呢?怎么做到對孩子零傷害,或至少降低傷害?
有網友說: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不僅會影響他的性格;甚至會影響到他未來的婚姻生活,和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
這段話不難理解,婚姻已經對已離婚家庭的孩子沒有吸引力,不再存有幻想,甚至對婚姻失去信心,覺得哪怕結了婚都可能離婚,那就不必太認真對待,又或者不用太在乎。
這是離婚對孩子最壞的影響,它影響的時間甚至是孩子的終生。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子或許會進入一個“死循環”模式,我們無法選擇父母,無法選擇生長環境,但我們可以轉念一想。
03
張智霖15歲左右父母離婚,正面臨青春期叛逆期的他得知父母離婚后大哭大鬧,因為他認為父母離婚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為什么這么說?
其實每次父母吵架都是因為一些瑣碎的事情,吵完架后家里就是死一般的寂靜??(這種家庭是不利孩子長成的)。
母親在他面前抱怨:生活壓力大,你爸對我漠不關心。
父親又說:你媽花錢如流水,的生活生活才會那么大壓力。
父母雙方各自推卸責任,把一個青春期的孩子當成年人來訴苦,本身就不應該,哪個孩子能扛得住一睡醒就是滿滿負能量的生活呀。
終于,日子一天天過,爭吵一天天不斷,父母還是離婚了。
04
張智霖認為自己沒有及時調解父母的關系,所以在張智霖的努力下,父母又復婚了。
然而破鏡難圓,怎么修復都改不了兩個人的本性難移,不到一年時間,張智霖父母還是選擇了離婚。
有人問張智霖:父母離婚對你有沒有影響?
張智霖說:有的,父母的離異讓我更珍惜身邊的人。
真是懂事的孩子,我們常說的懂事、正能量,其實都是要把所有看起來不太好的事情往好的方面去想,這樣一來,本來應該悲傷難過的,可能也就不那么悲傷難過了。
哪個家庭都有雞毛蒜皮的小事,哪對夫妻都會在沖動或激動之下說出一些不理智的話,但吵架歸吵架,只要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問題,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張智霖跟袁詠儀也一樣,也會吵架,但他從不跟妻子冷戰,因為他明白冷戰也是一種暴力,對愛人、孩子都會造成傷害。
他就是父母冷暴力中的幸存者,深深明白到家里溫度低到冰點對家庭每一位成員都是一種傷害,所以他不會做那個冷暴力的人。
他會選擇主動和解,并且及時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以及避免下一次為了同樣的問題而吵架。
或許人生并沒有什么贏家,只有懂得為對方去考慮的人,才會真正明白到,活著,幸福快樂地活著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
也希望有緣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能夠明白,最先低頭認錯的人不一定就是真的有錯,他只是比你更懂得珍惜這段關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