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在微信群里看到一段視頻,說是視頻,其實只是一則求購房屋的廣告,只為印證圖片沒有被PS,內容真實可信:應丈母娘的要求,求購本小區樓房一套。后面還留有聯系電話。
看似一則尋常廣告,可仔細一想,味道不對。夫妻買房應該是件大事,要考慮很多因素:自己的能力,工作單位的距離,孩子上學的遠近,還要考慮周圍的環境。
怎么還要按照丈母娘的要求?丈母娘的標準是什么?她把這些要素都考慮進去了嗎?如果真的考慮進去了,也就是夫妻都認同的,怎么廣告上那句“應丈母娘的要求”顯得不情不愿的?
如果這等大事都要丈母娘來做主,我敢肯定夫妻兩人以后的婚姻也幸福不到哪里去。
2.
小米和大亮的女兒才一周半,平時兩人上班,帶孩子的任務便自然而然的落到了婆婆手上。
一天小米看到婆婆喂女兒蛋羹的時候,總是先把挖了蛋羹的勺子放到自己嘴里試試溫度,再喂給孩子吃。小米當然不高興了:“媽,你這樣多不衛生!”
婆婆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妥:“大亮小時候我都是這樣喂的……”
“現在和那時候一樣嗎?那時候能吃飽就行,現在孩子還小,抵抗力很弱,你得講究!還有,你平時給孩子拿東西吃的時候必須洗手…”
見小米沖著自己的母親嚷嚷,大剛也發怒了:“夠了!有本事你自己帶!”
于是兩人都不甘示弱的大吵起來,最后夫妻倆的戰爭是以小米抱著女兒回娘家來結束的。
事后大剛意識到自己的沖動,來到丈母娘家向小米道歉:“媳婦,都是我不好,不該沖你大吵。我跟娘講過了,娘說以后她不會那樣喂孩子了,一定會注意衛生的。”
小米撇了他一眼沒吱聲。
大剛又舉起小米的手照著自己的臉拍過來:“打,打死你這個壞玩意兒,媳婦都是用來疼的,你不心疼還讓她生氣……”一邊打一邊偷偷看小米,終于小米忍不住笑了。想想婆婆對自己和孩子卻也是真心實意,便決定吃了飯跟大剛回家。
小米媽媽知道后,狠狠瞪了小米一眼:“兩句好話就打發了?你要是輕易饒過他,以后他就不長記性!任他們母子倆欺負你!今天不許走!”
一向對母親言聽計從的小米不敢違抗,看著逗著女兒開心笑著的大剛她左右為難。
最后大剛還是一個人默默地走了。
過了幾日,小米跟媽媽說該回去了,媽媽罵了她一句沒出息,然后提出讓她婆婆再來道個歉,順便把她接回去。
電話里小米和大剛說了母親的意思,兩人也有些為難,婆婆本沒有說什么過激的話,更沒和小米吵,怎好對老人家說?
巧的是婆婆正好聽到兒子的電話,合計著馬上過年了,去就去吧,把小米和孩子接回來歡歡喜喜的過年就好。
本以為客客氣氣的講上幾句好話就行了,沒想到小米媽媽沒完沒了的給小米婆婆上起了課來,言語中透露出對她不懂衛生常識的鄙視,還有要善待自己女兒的警告。婆婆聽了很不是滋味,辯解了幾句。她不說話尚好,這一開口小米媽媽便不依不饒了,于是兩個老太太的爭吵聲越來越大。
大剛拉著母親的手回家了,小米被媽媽留在娘家過了年。
別說雙方老人,小米和大剛過了這么憋屈的春節后,都感覺累了,誰也不愿意再折騰了,最終在老人們的抱怨聲中結束了這場短暫的婚姻。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如果沒有父母的參與,確切的說是小米媽媽的干擾,小兩口的感情沒有問題,他們的婚姻不會解體。
父母過多的干涉是不應該,關鍵是夫妻兩人給了父母參與的機會。婚姻是自己的,不是父母的,作為一個成年人,如果生活中出現了問題或矛盾,你不跑回娘家,不對父母講,而是自己想辦法解決,父母還有干擾你的機會嗎?如果你連自己的婚姻都駕馭不了,還要靠父母來掌控,這樣的婚姻你要它何用?
3.
菲菲從跟楊帆結婚就住在公婆的別墅里,日常開支都是公婆擔負,看似非常幸福。
菲菲是一家公司的銷售,工作能力強,業績突出,出差的機會便也多起來。
婆婆不希望兒媳婦時常出差,便托人在家附近的公司給她找了份清閑的工作。
以前的工作菲菲雖然辛苦,但是她喜歡也愿意去做。她想拒絕婆婆的安排,可婆婆卻說也是為了她好,楊帆也跟著勸說,說平時做飯都是父母的,不用他們動手,家庭開銷也不用他們操心,父母做的夠體貼周到了,依從他們的心意吧。菲菲只好忍痛割愛。
工作清閑了,菲菲就有時間逛街了,每當看到菲菲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進家,婆婆就會說教一番,讓她要學會節儉,不可大手大腳。后來菲菲買了東西都是趁婆婆不在家的時候偷偷拿到自己屋里。
周末的時候菲菲想睡個懶覺,婆婆總是和平時一樣準時的喊他們起床吃飯,她讓楊帆告訴婆婆讓他們先吃,自己再睡會,。婆婆硬要他們先吃完了再睡,這樣菲菲很不習慣。
菲菲曾向楊帆提出和父母分開住,楊帆說自己是獨生子,把父母仍在一邊別人會笑話的。再說了父母也不肯拿出錢來去另買房給他們單住。
每當菲菲抱怨的時候,楊帆總是勸她多體諒一下父母,說父母還不都是為我們好。
這樣時間久了,菲菲感覺生活的很憋屈。雖說衣食無憂,可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卻沒有選擇的權利,連自我也失去了。
她越來越怕回那個家了。
雖說菲菲和楊帆的婚姻尚在維持,但至少菲菲感覺不幸福了。
如果,這個家庭想要向著幸福出發,菲菲一定要說服楊帆搬出別墅,哪怕自己出去租房子,哪怕吃很多的苦。至少他們可以體驗獨立自主的小家庭生活,至少他們可以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至少他們可以感受到從心底里升騰起來的自由和放松……
4.
作為父母疼愛子女本沒有錯,但子女結婚后就應該學會放手。你不能因為怕他們經營不好而緊緊抓著他們不放,你不放手子女就永遠也長不大。
父母年紀大了,很多事情的考量都還拘泥在原來的思維內。作為成年的子女,要心平氣和地和他們講清楚,我們結婚了,我們的小家庭交給我們自己就好。
不要以為不和他們同住就是不孝,難道你為了讓別人看起來對父母好而愿意過同一屋檐下婆媳雞飛蛋打的日子?
我們要“孝”,但要有原則,不能像毫無底線的老好人似的“愚孝”。如果父母眼里的“為了你好”讓我們感覺不幸福了,那這種所謂的愛難道不是自私的嗎?
要學會選擇性的屏蔽父母的說教,讓他們的管控無處可施。婚姻是我們自己的,由我們自己努力經營,父母在遠處祝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