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十月二十二,一年中漸行漸冷的日子,就在這幾個數字里撲面而來。深秋,踩著尚有些黑暗的晨光,默默的翻開了一個充滿沉淀感的季節。
自古逢秋悲寂寥,從古至今秋來秋往的路上,瀝瀝的輕愁總是不變的色彩。曾經的紅花綠柳不知所措的在寒冷的日子里漸次枯敗凋零,天氣在乍暖還寒的幾次三番掙扎后,終于進入了正軌,以一付撲克臉的冰冷姿態,悄然浸入每個人的生活。透心涼,逐漸在每個不愿早起的清晨,告訴你冬天已經不遠了,讓你從心靈到肉體,都不由得武裝起來,負重前行,百般無奈。
歐陽修在《秋風》詞里這樣說:
節物豈不好,秋懷何黯然!
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
感事悲雙鬢,包羞食萬錢。
鹿車何日駕,歸去潁東田。
我喜歡這首詞的精妙,通篇表達的是悲秋卻全無一個字在這上面:西風里酒旗獵獵,細雨里金菊漫天,面對這樣的時令美景,有什么可傷懷的呢?呵,原來是因憂懷國事而兩鬢斑白,愧對高薪心下不安,面對世事的浮亂黯然失意,什么時候才能歸隱田園扶犁弄田以避繁亂事端。
詩人用了層層遞進的白描手法,在不著力的表述中,讓人感受到了作者憂世有心而救世無術的愛國情懷,同時也讓人看到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僅僅一句“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就活靈活現的把一個絢麗的金秋描繪出來,試想除了文字功底的深厚外,如果沒有對生活的高度熱愛和敏銳感知,這么細微的景色,如何能發現呢?
可見寫字的人,無論古今,都有一顆對世間萬物相通的心,山川相繚草木枯榮人事盛衰,都一一落在沉默的記憶中,只等那么一個恍然若悟的時刻,用串珠的細膩與珍惜,把它們做成一付溫潤的禮物,送給在時光長河里漸漸沉穩的自己,讓往事成為今天的點綴,而明天,正在生生不息的萬物輪回里不急不緩的到來,微笑著接受了今天即將逝去的清明山河。
一切終將過去,一切終將腐朽。正如明媚的春熱烈的夏帶給人的快樂,正如蕭瑟的秋無情的冬帶給人的悲涼,都將成為不復存在的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消失殆盡。留下的,只有當下的好時光。
但時光又何其匆匆。
朱自清先生說:“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時光,就是這樣在你茫茫然之間,從你的行走坐落間溜走了。你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當你感受到時,已是斗轉星移,韶華飛逝,心下悵然。
有一個謎語非常形象的描述了時間的殘酷:四季攸來往,寒暑變為賊。偷人面上花,奪人頭上黑”。小時候初讀,只覺有趣。如今再看,已決驚心。恰似這年年如約而至的秋,莫名的覺著一年更比一年薄涼,以前看不到眼里的厚衣服,如今卻覺著分外親切而舒服。也許人到中年,才懂的“秋藏”的含義,那是用歡悅與痛苦編織的鎧甲,以樸素與沉靜畫就的妝容,默默潛行于天地間,雖感腳下沉重,也只因肩上扛起了收獲。
秋草黃,秋葉紅,落葉如淚,小草無聲。該來的一切都順勢而來,應走的一切也了無痕跡。當你踩在簌簌作響的枯葉上時,可曾想過放慢腳步,不去驚擾葉下覆蓋的生靈?在靜默里相守,應是最好的交流。當落葉化為泥土,小草初露端倪,秋的金黃又怎知不是為初春那一抹淺綠醞釀的色彩?
在這個漫長的秋季里,愿踽踽前行的你心有暖陽,不悲不傷,日出之時夜幕之前都能聽到小鳥的歡唱,在蓄勢為冬的寒冷里,看到一盞燈在等待中的光芒。
在秋去冬來春暖花開的輪回中,愿你成為真實的自己,這樣你才獲得真正的自由,無愧于生命的唯一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