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流行將一個“名人”屌絲化,總而言之,他做的一切不再是高高在上,或是時刻保持端著的狀態(tài),換句話來說,讓一個人低到塵埃里,就能全方位地展現(xiàn),他的“親民”狀態(tài)。
很火的一篇微信文《給你講個笑話,我是創(chuàng)業(yè)公司CEO》,為你描述的就是一個屌絲不能再屌絲的創(chuàng)辦公司的人,俗稱CEO。
將所有不幸和失敗湊在一起的故事,它會是真實全面的嗎?我想,普通職員都比他慘一萬倍。
出來辦企業(yè),就該承擔員工對工資漲幅的期待,天下沒有白為你干活下蛋的雞鴨。當CEO窩著錢卻還遲遲不肯給員工漲工資,談下一筆大生意卻想著,用這筆錢去大量投資高級人才和技術(shù)層面,這樣的領導只有高瞻遠矚的眼,卻沒挖井刨坑的心。經(jīng)濟基礎的穩(wěn)定才會造就上層的穩(wěn)定,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我看到的只是你擺弄著,我干幾年都沒見過的鈔票去招一個,你眼里的高薪人才服務公司,嗯,過幾天他來了,我們都瞧了瞧他,高校頂尖人才確實值得這個錢,也有兩把刷子。對,我們辛辛苦苦為你拼命,趕著窒息人滿為患的地鐵,換來的是一兩年不變得工資。
早上啃著一塊面包就去上班了,晚上八九點披著月亮擠著地鐵回來,路上還拿出手機打開“餓了么”點一份外賣。
最后,我們都不干了,要走了。你突然煽情道,情懷和公司文化。我去NM的情懷,我連下個月的房租都付不起了,我就是個打工的,我看到的只有工資,別跟我談什么情懷,最后大家跟你干,窮的時候談情懷,等你富了,又是另個狗模人樣。
人才留不住,養(yǎng)大的孩子關不住,趁早歇歇吧。剛?cè)肼殘龅男率郑傁胝覀€公司單位作為自己的跳板,而并不會有著像爸媽一樣養(yǎng)老終生的理念,如今社會更新?lián)Q代很快,一個個公司就跟雨后春筍,這邊倒了那邊開。我就是個打工的,哪家好我就去哪家做“孫子”,當然除非你給我,在我的能力下最大化的薪資保障,不然,對不起,我走是我的本職工作。
我在你的公司,看不到未來,我也沒這個必要跟你一起“勇闖天涯”,你要找什么人才,吃了多少苦,這都是在你利益和風險比之間所獲得的東西,我不跳槽,是因為我還想跟你拼一拼;我跳槽,是因為我找不到自己不跳槽的一萬個原因。
所以,別抱怨員工走,人之常情,有多少錢招怎樣的人才,你的錢暫時留不住他,那就認了吧。
我在北上廣闖不出天地,再難回家見爹娘。畢業(yè)出來工作有幾年了,時常會在上班下班路上刷朋友圈,看到大學同學哪個賺了幾十萬發(fā)了一筆橫財,哪個同學闔家幸福圓滿,連孩子都有了過幾天還要邀請自己去吃滿月酒,你卻只好回絕,說自己還在廣州,同學回你,該找個媳婦了,你尷尬地回了一個表情,祝他兩口子幸福,出來幾年了,你的代步車還是一輛二手用了好幾年的自行車,朋友圈中哪個人又開著汽車到處旅游呢,你只好握緊拳頭對自己加油,說再干幾年,一定行。
回到出租屋,又悶又熱,打開風扇,覺得還不如出去逛逛,呆在這個屋子里有什么意思,轉(zhuǎn)念一想,自己待在大城市里又有什么意思?
自己永遠羨慕著公司的老總,每天隨心所欲來到公司,坐在椅子上,打上電話,悠閑自在。再發(fā)布任務給手下去做,過幾個小時,就又消失在公司里了。
俗話說,機遇和挑戰(zhàn)成正比,壓力越大,收獲也就越多。可是你仿佛完成了N多的任務,卻始終沒見工資漲多少,偶然間看到合作合同上,標注著錢款數(shù)額的項目,心里想,這明明是自己拼死拼活做下來的。
這就是為什么同學常常勸自己,別在大城市給人打工了,自己去三四線城市開個公司開個店,保準賺到錢,聽到這話,你心里想,趁著年輕出來闖闖。
可這闖來闖去,錢都藏在CEO的口袋里了,不知去處,然后又看到一篇連聲喊苦的寫CEO的文章,你心里又想,真TM操蛋,這個年代,流行這樣的玩法嗎?
滿滿都是套路,不說了,繼續(x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