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個令全國緊張的2020竟然也這么飛快地溜走了,也許真的沒有什么是過不去的吧,“疫情”這兩個字在去年的這個時候會讓人倍感恐慌,現在卻可以因為來自周圍人或者網絡的溫暖而少有釋懷。于我這個普通人來說,現在除了多戴個口罩,和以往并無不同,我如此安慰自己,是因為我知道在我看不見的角落有好些人,為了自己的生存艱難地前進著,還有另一些人,為了別人的健康放棄了生活質量,沒日沒夜地戰斗。也許是糾結的心被感動了,也許是對他人的共情把我拉回了地面,我很自然地變得守矩,變得不再抱怨。
? 在不抱怨的一年,我來到了這個現在是我待的比較久的城市,僅次于我大學所在城市。在這不抱怨的一年里,我找了幾個志愿活動,戴著口罩逛了兩個展會,也參與了個cosplay云接力,和一個云晚會,直至上個月我所在公司的年度會議也是線上開的。如果我是個學生,那么我還將接受云課程、云考試……我直觀的感受就是,自己離不開的“網絡”開始進入更多人生活了,也許已經開始打破許多人對它的惶恐和偏見;我們無法回避現代科技的發展,我們應該跟隨時代潮流,保持著積極的態度,但我們也不能否認,不是所有人、所有時候都可以保持同時前進,比如說“手機健康碼”,如果沒有這樣一部能上網的智能手機,那么人們出行真的會受到阻礙,我有時想起這些心里有說不出滋味,我想起以前用的手機都是家人用舊了的,自己也是上了大學以后才會使用微信等社交APP,如果我比現在小5歲,會不會也因為打不開健康碼而被拒之門外?也許是突發時間讓人不得不開始改變,人們在不容易的生活中催促自己變得更強,那些剛剛開始學使用手機的人是這樣,那些每天超負荷工作為大家做核酸的人是這樣,那些優秀卻失業的人也是這樣,也許人們的心里有諸多抱怨,但大家每每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那些面臨傷痛的人,和背負更多的人,此時自己面對的事情就變得不值一提。堅強又內斂的我們有樂觀和自我疏導的傳統,說著“否極泰來”和“多難興邦”。
? 2020年的我好像有了一點點進步,我開始在去超市時再不磨磨蹭蹭,手碰到的東西一定買;我開始在公共場合有意識地對別人保持一定距離,在和別人一起用餐時不沖著他說話……我參加了一個幾千萬人規模的大項目,我當了幾回志愿者,也跟著做了全員核酸檢測;還有一個一億人的大項目,就是我今年原地過年了;而我又沒有任何一點點的進步,沒有學到任何新技能,在焦慮的城市環境下仿佛每一天都有被擠走的可能,在不放假的時候,我觀察到每個人都在低著頭快速地前進,還有少數人在制造焦慮,拿著喇叭催促他人前進,只有我好像被和書里不一樣的大城市的秩序隔開了,我對生活的擔憂,無非是害怕自己又租到離公司很遠的房子,怕每天都不得不擠進塞滿人的地鐵。我覺得自己像一只鴟鸮,既得腐鼠,就不再在意更遠的東西,也許像我這樣的人,不適合生活在我目前的環境?我不知道。
? 我只知道我不是個進取的人,但是個友好的人。我得到什么蠅頭小利,會想著別人有沒有,我會想著人活在世上也不過如此,我無法脫離對別人的感受而活,也許未來的我將長期待在地面,與其他友好的人一起,抱團生存。
? 最后總結一下,原地過年是真沒啥年味,不過也沒有很壞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