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呆坐知多少?
——文章如何選材(一)
一
很多學生在作文時,不知道寫什么,面對作文題,挖空心思,絞盡腦汁,就是不知道寫什么。十分鐘,半小時,一節課,甚至一個上午,都寫不出來文章。總覺得自己的生活就是平淡無奇,一潭死水。哪有可寫的故事啊。
其實,生活中可寫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只要你肯仔細觀察,用心感悟,生活到處都是蕩漾著無邊春色的美景佳境。只是,那條路,你沒有尋到入口罷了。
二
想起了以前上課時有趣的一幕:
那是一節自習課,我在巡視班級的時候,發現我的課代表潼在發呆,我就過去提醒了她。“發呆啦?想什么呢?”我悄聲問道。“沒有什么。”潼朝我笑了笑。同桌看著她,又看看我,說:“兩眼無神,直視前方。想好事了唄。”“我什么都沒想,就你瞎說。說我也不知道用些好詞。”潼向同桌嗔怒到。“你發呆了,還能用什么好詞形容啊?”潼的同桌有些委屈。“是啊,發呆有什么好詞形容啊?”我附和著說。“當然有了,比如恬靜地坐著,比如……”潼說不出了。突然我感覺到,這應該是一個很不錯的片段練習,學生會感興趣的。于是,我大聲對全班同學說:“剛剛課代表潼發呆了,同桌用‘兩眼無神,直視前方’來形容,潼不滿意,我們就以‘她呆呆地坐著’為情景,寫一個片段,看誰寫得好,行嗎?”大家立刻來了興趣,嘰嘰喳喳討論起來,我要求書面表達,同學們拿起了筆,開始了寫作。
等收上來一看,可把我樂壞了,同學們寫得真是精彩極了:
a、她就這樣呆呆的坐著,目光呆滯,空洞,到底發生了什么呢,原來他是在為午飯發愁,媽媽去親戚家啦,爸爸在外地出差,自己今天中午該怎么辦?想來想去,嘴角忽然挑起一抹微笑,走到鄰居家蹭飯去。
b、她呆呆的坐著。那里滿淚水的眼眶。默默抽泣的聲音,憂郁的眼神,露出更多的孤獨與憂傷,他靜靜的呆著,遙望著遠方,那里是家那里有遠在家鄉的媽媽。
c、在同學們熱烈討論時,她呆呆的坐著,昨天老師說學校要舉辦一個集體活動,組織同學們去郊游,老師的話,音剛落,同學們便嘰嘰喳喳的討論起來,只有她一聲不吭,呆呆的地看向窗外。
……
歸納一下,學生們寫出了十幾種呆坐圖:
1、呆坐著沉思,思考人生哲理。
2、坐著自責,考試成績不好。
3、呆坐著思念,想家鄉和親人。
4,呆坐著懊惱,錢丟了。
5、呆坐著發愁,午飯沒有著落。
6、呆坐著發愣,獨自想心事。
7、呆坐著傷感感慨光陰似箭。
8、坐著難過,他把弟弟弄傷了腳。
9、呆坐著遺憾,爸爸走了,看不到她的錄取通知書。
10、呆坐著犯傻,因為老師提的問題他一點兒都不會。
11、呆坐著回憶,奶奶生前那溫暖的懷抱和親切的面龐。
12、呆坐著流淚,曾經的好友就這樣鬧掰了。
……
看,一個呆坐,只要有心,可以寫出內容不同的好多文章。所以,不是沒有寫作的素材,不是不知改寫什么,而是要用心去發現、挖掘素材,感受生活要用心,用心才會有發現,也要多情,多情才能善于感受。
三
那么,如何選擇材料?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提取家庭生活的浪花;輯錄學校生活的點滴;關注社會生活的熱點;拓展想象生活的空間。
冬天的早晨,當你從暖暖的被窩中鉆出來,洗漱之后走到飯廳時,那香噴噴的早餐已恭候多時;當你換好鞋子,準備出門上學時,爸媽已將書包遞到你的手里,那慈愛的目光中包含多少的欣喜與期待。如果你再細心一點,你就會發現:前一天不經意說的某道菜,第二天便出現在餐桌上;平時,你喜歡吃的菜肴總是擺在你的面前。自然,家里也少不了媽媽的嘮叨,爸爸的批評,你也許會覺得特別煩,覺得父母不理解你。可是,如果換一種角度來看,這又何嘗不是父母在表達他們對你的關愛呢?
如果再留心一下,就會發現家庭成員之間還有不少的樂事、趣事、煩心事等待我們去發掘:比如爸媽長了工資、評了先進;或是媽媽給爸爸買了一件衣服,爸爸得意幸福的表現;或是家里又買了某一種高檔電器;又購買了一套住房,諸如此類的事情都可以搬到我們的作文中去,只要你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敘述清楚,人物的音容笑貌描摹具體,情感的跌宕起伏摹寫細膩,那么這些內容都可以變為精妙的作文題材。
明白了這些,我們寫家庭生活類的作文時,就找到了好的材料。這樣,在描寫親情時,我們就有話可說,有事可寫了。
人生呆坐知多少,只要用心,寫作素材真的好找!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