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白茶存新茶、喝老茶的兩個問題
摘要:一直建議朋友現在買白茶每年多買一些,過幾年就能做到存新茶、喝老茶:現在每年都買當年新茶或者當年新出的三年陳老茶,一邊喝當年新出的三年陳茶,一邊把多買的茶存著,三五年后,以前的三年茶已經變成了五年茶、七年茶,可以喝到放心的“七年寶”老白茶。但是存新茶、喝老茶也有兩個問題要注意。
一直建議朋友現在買白茶每年多買一些,過幾年就能做到存新茶、喝老茶:現在每年都買當年新茶或者當年新出的三年陳老茶,一邊喝當年新出的三年陳茶,一邊把多買的茶存著,三五年后,以前的三年茶已經變成了五年茶、七年茶,可以喝到放心的“七年寶”老白茶。這兩年這么做下來,發現有兩個問題。
第一:存得越久越舍不得喝
2015年開始喝壽眉、存壽眉,每年都買當年新上市三年陳茶餅和當年新茶散茶。到2017年,把2015年存的三年茶(現在是五年茶)和2017年新買的三年茶同時煮之后對比,已經是五年茶的茶湯的滋味更醇厚、甜度更高、顏色更深。說明壽眉確實是越存越香、越存越好喝。
發現了這一點后,變得舍不得喝2015年買的三年茶,因為覺得再過五年、十年之后會更好喝。和朋友聊天,發現他們也有同樣的想法。
這是存新茶、喝老茶的第一個問題。
我們存新茶、喝老茶的目的有兩個:
一個是現在七年以上的老茶太貴、性價比不高,哪怕壽眉老茶都因為價高而不能作為口糧茶;
另一個是現在市場上所謂的七年、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老茶”,真假難分。還是自己現在買些新茶或者三年茶,和它們一起慢慢變老,過幾年就可以喝到正宗、放心的七年以上的老茶了。
但是,買茶是為了喝而不是為了存,五年壽眉是比三年好喝、七年更比五年好喝……
如果只為了將來喝到更好的茶,現在一直不喝已經存老一些的茶,有違存新茶、喝老茶的初心。否則,可能會存得越久越舍不得喝。
以前存的茶該喝的要喝,不能把存茶變成了存茶不喝。
第二:大箱包裝不便分批取茶
2016年春季到茶鄉、茶廠參觀,在一家茶廠試喝后很喜歡他家的一款壽眉。就買了12斤整件原包裝的一箱壽眉散茶。這箱12斤的壽眉散茶引出存新茶、喝老茶的第二個問題:茶廠大箱封裝散茶不便分批取茶。
茶廠大箱散茶在白茶生產的第二道工序——干燥之后馬上進行,在生產車間將茶葉烘干到含水量在5%左右就趁熱包裝,趁熱包裝可以避免茶葉暴露在空氣里降溫時會吸濕回潮,白茶的含水量一旦超過8%,長期存放就會霉變不能喝。
并且,茶廠12斤大箱包裝只有兩重簡易包裝:12斤茶全部裝在一個食用級大塑料袋封口后再裝在大紙箱里。
這樣簡易大箱包裝在茶廠里分裝成出售的小包裝什么問題,因為生產車間有抽濕機控制濕度,分裝成待售商品的小包裝時可以保證茶葉保持干燥。
但茶友把12斤一大箱的簡易包裝運回家,以后分批取茶里有可能在取茶過程中剩余白茶因為吸濕霉變。
所以,茶友如果有機會去茶鄉、茶廠買大箱簡裝的散茶,最好請茶廠在車間的安全濕度環境里分裝成半斤或一斤小袋后再裝入大紙箱。這樣大箱小袋包裝運回家存放三五年后取茶時,每次取一袋半斤一斤的小包裝,其他小包不會接觸濕汽,重新封入紙箱可以安全地繼續陳化,保證白茶品質。
小結一下
白茶存新茶、喝老茶要注意兩個問題:
一是存茶是為了喝茶,要避免存越久越舍不得喝;
二是到茶廠買大箱簡裝散茶,應該要求大箱小袋(每袋半斤或者一斤)包裝,便于以后分批取茶、安全陳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