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特質就是“禮”。它的作用體現在提升個人道德修養和培養民族精神兩方面。《禮記》為古代士者必讀之書,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作為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禮記》的內容包羅萬象,文字生動流暢,字里行間無不體現中華禮儀之美!
? ? ?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西漢·戴圣《禮記·曲禮上》
? ? ? ? ?解讀:禮節貴乎有采有往。只有往而無來或其有來而無往,都是不臺乎禮數的。在國家與國家、團體與團體、人與人、朋友與朋友的交往中,禮節上很重視有來有往,互相都應采取同樣的態度和禮儀規格,習慣上稱之為“禮尚往來”。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西漢·戴圣《禮記·表記》
解讀:君子在別人面前舉止應慎重,容顛要端莊,不要說錯話和說不該說的話。幾句可用以勸人要謹言慎行,對人不要說不該說的話,也不要做不該做的事,免得授人以柄,招致非議。
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禮記·曲禮上》
解讀:那些能博聞強識而且能禮讓的,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可以稱之為君子。
“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禮記·檀弓上》
解讀:君子愛人依照德的標準,小人愛人則對人姑息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