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從阿童木地公眾號看到王莉莉老師這篇文章——《五十歲再出發——一個鄉村教師的網絡成長之路》,迫不及待地就就讀完了,不僅欣賞王老師為愛出發地勇氣,更敬佩她鍥而不舍的自我成長。她對教育的不斷探索和追求中,實現了自己的華麗轉身,看到了更高級別的自己。
一個村小老師,能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講臺,為學生上好課,讓孩子每天都有所收獲,就算是盡職盡責了。但是王老師不僅給學生帶去了知識,還讓孩子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享受到了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坝质巧厦佬g課、又是上財商課,還上KT足球課,在別人看來有點不務正業的味道?!闭沁@樣的“不務正業”,孩子們才聯結到了大山外的世界,把教育沒有停留在了村小這個小圈子里,讓快樂包圍在孩子身邊,讓思考從孩子大腦出現,讓成長伴隨孩子每一刻。就像孩子們自己說的:“阿福童課程帶給他們飛一般的感覺”。在這樣的感覺中孩子怎么會不愛上學習,怎么會不成為學習的主人呢?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當疫情期間的網課擺在教師面前的時候,讓很多教師無從下手,忙的焦頭爛額,也未必做得成功有效。說真的,對于從來沒有經歷過在線教學的教師來說,的確存在困難。但對王莉莉老師來說,網課已經是家常便飯。她從2017年接觸網絡培訓開始,對于網絡教學的學習就沒有停止過。她報名參加了暑期興成長計劃、網絡N師學院的學習進修,從N1到N6。一路走來,都是在腳踏實地的網絡中實現著轉型,改變著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正因為經歷了很多,積累了很多,她和學生們在網課期間,不但沒有被突如其來的變化擾亂了節奏,反而享受著在線教學帶來的便利和優質資源。孩子們也可以當主播,玩得不亦樂乎。這一切的輕松自如,來自于王老師平常教學的實踐,就像王老師說的:“今年,我聽了近百節課,聽課筆記用視覺筆記的形式,記了有100多張。我覺得所有的成長是沒有捷徑的,要想成長,必須有自己的明確的目標,還要有方法,有路徑,還要跟對人?!钡拇_,成功怎么會那么輕易實現,不經過千辛萬苦,不走過泥濘坎坷,成功之門就不會輕易叩開。
誰都渴望成功的青睞,誰都喜歡讓人羨慕的高光時刻,但是在成功來臨之前,我們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往往都是不清楚的。竹子定律就很好的告訴了我們對待成功的態度。竹子在破土前,生長的速度很慢,每天僅以3厘米左右的速度生長,但是經歷了漫長的一段時間之后,就會發了瘋的向上生長,速度快得令人驚訝。為什么會這樣?原來在緩慢生長的那段時間,竹子在向下扎根蔓延,正因為扎得深,后期才會長得快。成功何嘗不是如此了?成功沒有捷徑,需要的是腳踏實地的付出,只有經過了汗水的灌溉,成功的種子才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成功不會辜負每一個腳踏實地、努力拼搏的人,成功也不會讓想走捷徑的人找到成功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