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五一小長假,兒子放假在家,一早起來煮了壺老白茶給他,可以喝上一天。老白茶有股清淡的棗香味,入口甘甜,年輕人比較能夠接受。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般陳放3年以上的白茶才能稱為老白茶,老白茶包括老銀針、老牡丹、老壽眉(老貢眉),它與普洱一樣,儲存年份越久茶味越是醇厚香濃,素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之說。
傳統工藝中的白茶要求 “不炒不揉”,鮮葉→萎凋(日光萎凋)→干燥(文火慢燉)。
圖片發自簡書App
用干茶加入85℃左右的熱水,煮出來的茶湯味道比較好。(如果用涼水煮,茶湯會很濃厚。喜歡喝濃茶的就多煮一會,不需要太濃的就少煮一會)。剛開始煮沸時茶湯杏黃,慢慢轉為橘紅透亮,滋味變得醇和,聞之會有一股濃濃的藥香,沁人心脾,隨著年份的增加這股香味會逐漸加強。
如果有紅棗和老陳皮,可以加入少許:半顆紅棗或一指甲蓋的老陳皮加入壺中共煮,補血理氣,但不宜放過多,否則蓋了老白茶的味。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果有時間慢慢品,第一道和第二道老白茶可以用泡法,第三道把茶葉轉移到壺中去煮。煮好后的茶湯和泡法出的湯分別喝一下,看看味道有什么不同,也是蠻有意思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