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果在外出差,很多時候會到店里吃西餐。因為中餐量太多,一個人很難點菜。而一份西餐的套餐,正好吃飽,也不多余浪費。
我喜歡在肯德基和麥當勞吃漢堡,或者在必勝客吃面,要不就吃豪客來的牛排。
不過我回到家里,還是喜歡自己做西餐,最拿手的是羅宋湯和吐司。這兩個菜是我從我母親那里學來的。我母親不算很會做菜,但她做的羅宋湯和吐司卻很好吃。
以前我家常在冬天做羅宋湯吃,羅宋湯的熱量很高,一碗湯可抵半碗飯。喝了湯,吃了飯,渾身熱乎乎的。
羅宋湯是一道在俄羅斯和東歐地區很普通的家常菜,也是很早進入中國的西餐。據說是十月革命以后,很多前蘇聯人來到中國,帶來了吃羅宋湯的習俗。入鄉隨俗,羅宋湯的口味經過數次變化,已經被很多中國人接受。
羅宋湯說白了就是土豆燒牛肉。它的原料除了牛肉和土豆之外,可以加入胡蘿卜﹑包心菜﹑洋蔥﹑西芹﹑番茄等等。牛肉不宜煮爛,最好用牛腩,先切成較大的肉丁,和土豆一起燒煮。
燒羅宋湯不能用菜油﹑黃酒﹑蔥姜等中式調味品,而要用黃油﹑白葡萄酒﹑胡椒粉和番茄醬等西餐調味品。
羅宋湯的制作過程很簡單,我覺得網上介紹的方法太復雜,什么速成法,還要加面粉等等。
我做羅宋湯就是將黃油燒熱,加入牛腩煸炒,再加土豆﹑胡蘿卜和番茄醬一起燒煮。大約一個多小時,等到燒得有點酥了,再加入包心菜﹑洋蔥﹑西芹﹑白葡萄酒繼續燒煮到酥爛。
一般三口之家做一鍋羅宋湯,再加一二個小菜就夠吃一頓了。羅宋湯微甜微酸,帶有牛肉的濃香和蔬菜的清香,在我的眼里,是一道百吃不厭的美食。
但羅宋湯最好一頓就吃完,如果吃不完放冰箱,第二天拿出來再吃,就沒有了那種新鮮的味道。
還有一道西餐就是吐司,做法是切片面包加肉餅和雞蛋,再經過油炸而成。切片面包就是超市里都有賣那種,切成薄片的面包。
將肉餅涂抹在面包上,再抹上一層雞蛋液。然后放在平底鍋中油炸至焦黃即可。
吐司既可以當點心,也可以當飯吃,我覺得外國人,就是喝著羅宋湯,吃著吐司面包長大的。
美食有時候真的就是那么讓人難以忘記。我的兩個同學曾經來我家看電視,那天看的時間比較晚了,我母親就做了吐司面包給他們當點心吃。十幾年后見到我,還說起那年在我家吃的吐司很好吃。
我的姨媽和舅舅他們都是烹調的高手,我小時候他們經常來我家燒菜給我們吃。每當我看見他們來,就知道今天有好東西吃了。但可惜那時候我只管吃,沒有看到他們是怎么做的。他們也不讓我到廚房去看,只讓我好好讀書。
但這兩個西餐是我母親在家常做的。她做得時候,我就給她打下手。耳孺目染,看得多了,我也就學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