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睡覺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一位信徒求教當地的一位得道高僧,問:“我怎樣修行,才能修到您現在的境界?”
大師想了想說:“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工作?!?/p>
信徒很失望,說:“大師,這么簡單的事情,所有人每天都在做,可是大師卻只有您一位?!?/p>
大師淡淡的說:“所有人每天都吃飯,睡覺,工作。但是他們并沒有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工作。他們吃飯的時候想著工作,工作的時候想著吃飯,睡覺時又想著工作,工作的時候又想著睡覺。我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工作就是工作,都是專心只做一件事?!?/p>
我最近總是加班,覺得時間都安排不開了,睡覺也睡不踏實,總是擔心自己萬一哪里出點錯,會如何如何,然后就萬分小心,但是工作中的誤差也總是難免的,我有一個嚴厲的領導,挨刺兒也總是難免的,但是總是因為擔心承擔后果的話,事情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就變成了上面大師說的有的人,工作的時候累到想睡覺,睡覺的時候又擔心工作。
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是能力不足的體現,因為對未來發生的事物,無法掌控而感到焦慮。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力的恢復,第二是坦然接受,人不是機器,就算是機器還有漏電短路得時候呢,所以坦然接受錯誤的出現,是正確對待害怕未來風險產生的正確姿勢。
現在來具體說說能力恢復,所有的大牛或者專家并不是真的有什么特異功能,只是他們面對問題的態度,第一、不敷衍,夠認真;第二、知道怎樣和自己健康的溝通。
說李笑來吧,他是我的精神導師之一。他每天都冥想十分鐘。冥想是什么,冥想是瑜伽練習方式中的一種,瑜伽在印度本來就是一種修行的方式。實驗表明冥想可以增加大腦皮層的褶皺,就是相當于把大腦的容積在物質上先擴大了。
有人說不就是坐在那閉著眼睛想嗎,還真不是。我簡單說一下冥想和想象的區別“
想象是我們在拿東西,就是我們靜坐好閉上眼睛后,想到之前去過的一個風景區,那里有好吃的,有水,有沙等等。想到上一個單位一起工作過的人,想到大學時候的時光,想到第一次自己出國旅行,這些都是在去拿東西。我們的思想在拿東西,所以不能做到放松,反而有時候很累。
冥想是你自己在和你的身體對話,在和你的思想對話,這個時候你什么都沒想,你的意識關注在你的呼吸。然后過幾分鐘,你的胳膊可能酸痛,你的脊柱可能不舒服,你的肩頸可能很累。這是因為你在平時工作生活中可能有不好的習慣。但你的意識只關注當下的自己,當下的身體,當下的呼吸。所有微小的差別就會顯露出來。這是一種對話。是別人來找你。
當然了這只是舉個例子,并不是說冥想以后我們就成名成家了。是說每個很厲害的人,他們有自己的解壓方式,有自己正確看待問題的態度,有正確解決問題的辦法。推薦一本書稻盛和夫的《活著》。
獻給患有假期綜合癥的你,2018年啦!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