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一詞,最近偶然興起,百度說:“佛系成為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有看破紅塵、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種生態狀態和人生態度。”
看著對“佛系”的解釋,忽然想起自己大一初入學時,宿舍里漸漸熟絡起來,話匣子也打開了,各自說著自己對大學的種種愿景,輪到我時,我開玩笑似地說:“我不想談戀愛,畢竟我已經看破紅塵了”,當時說完后,全宿舍震驚的看著我,現在想想我是否也是“佛系”呢?
01
前幾天,我和A同學聊起佛系,他顯然還不知道,便問我:“佛系?是像出家人那樣心懷慈悲,不爭不搶?”
我自己對佛系也了解不多便說:“差不多吧,你覺得你是嗎?”
他笑了笑,點燃一支煙,吞云吐霧之后告訴我:“我不是”,他又吸了一口,說:“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我自己的,在我小學的時候,一次上音樂課,我被數學老師叫到了辦公室,說我作業做錯了,要我重做,我在辦公室找了張桌子重新做了一遍,當她看完之后,二話不說給了我兩耳光,我當時眼淚瞬間就出來了,但我不敢哭出聲,接著她暴躁地給我講了一遍錯的地方,我當時整個人都是懵的哪里知道她在講什么鬼,她又讓我去做了一遍,結果還是有錯,又給了我幾耳光,如果我是佛系的話,我就會以慈悲為懷,看在她當時可能家庭危機或更年期的份上原諒她對我做過的事,但我不是,如果我遇見她,我還是會想把她推翻在地,往她肚子上踢幾腳,狂扇她耳光,扇到她臉腫為止,管她多大年紀,做過的事一定要負責任。”
或許是一下子說太多了,A同學深深吸了口煙平復自己的情緒,我們相對無言,過了一會,A同學笑了,對我說:“其實,我們都很俗,沒必要用什么佛系來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圣人模樣”,我聽完也笑了,竟然沒法反駁,畢竟他說的沒錯。
02
晚上我靜靜地思考著A同學說的那句,忽然想起,暑假時,一時興起,和舍友組了一個新生咨詢群,不厭其煩地去學校貼吧發二維碼,漸漸地,群里的人越來越多,也漸漸聊開了。
一天,群里有人在招募新生,幫助某大學生平臺運營在學校的公眾號,我好奇問了薪水如何,結果得到的是:“這個可以鍛煉你的能力,大學生別要老想著錢”。
我頓時有點火了,于是便回復說:“某些老板總是對年輕人說不要想著錢,重要的是鍛煉能力和增加經驗,說得他們開公司是為了做慈善一樣”。
發送之后,過了幾分鐘,那人回復:“如果你們做得好的話,我自己給你們開工資都行”。
面對這種人,我也懶得再去理會他。
在生活中,總有一些個人或組織喜歡用所謂的“得到鍛煉”,“增加見識”等理由來束縛像大學生這樣的無就業和社會經驗的廉價勞動力來為自己賺錢。
其實,大家都是俗人,談錢并不會丟什么臉、傷什么感情,裝成一副慈善的嘴臉吸人骨髓才令人作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