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南派三叔筆下的《盜墓筆記》刻畫了一個個光怪陸離的地下世界,你可能沒聽說過“七星魯王宮”、“海底沉船墓”、“張家古樓”里的多人運動,但你一定聽過《盜墓筆記》中最后的驚天秘密:
青銅門后的“終極”!
1. 研究背景:青銅門后的“終極”秘密
1. Research Background:?The last secret behind the?bronze gate
三叔在寫作《盜墓筆記》時,為了避免作品后期高達、奧特曼滿天飛,戰斗力崩壞,因此,在書中幾乎從來不會赤裸裸地描寫:? “這玩意兒是鬼!它長五尺,寬八寸,不能用于交配,吃起來雞肉味。”。
而是瘋狂“走鋼絲”,營造深層次恐懼感的同時,也使故事更貼近真實。比如:
“啊!!!尸體在動!!嘴慢慢張開啦!!”
……
……
“哦,尸體嘴里有個耗子。”
“我靠!女尸慢慢站起來了!她在笑!!”
……
……
“小三爺,醒醒,你剛才是不是出現幻覺了?”
“???”
當然,《盜墓筆記》中也的確出現了一些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怪異現象,三叔把這一切“無解”,歸結于一塊上古時期墜落于地球的“隕石”。?隨著故事線的不斷發展,所有線索都指向長白山內的一座“青銅巨門”。一直以來都有神秘的家族守護著這道巨門,而這座巨門之后,便是這個世界的秘密:“終極”。
2.?文獻回顧:青銅門后到底是啥?
2.?What the hell?is that behind the?bronze gate:?A Review
關于青銅門后的描述幾乎沒有,去過的人也寥寥無幾。
青銅門后的終極秘密到底是啥?
故事中的“悶油瓶”和“陳文錦”給出了寶貴的答案:
?“沒有時間了!”
???
所以,終極的秘密就是:沒有時間了?
三叔至今也沒給出對這句話的解釋,論恰錢,他一直是可以的。
所以!今天!我就要代表“科學”!破解青銅門后 “終極”的秘密!!!!!
3. 研究對象:時間
3.?Research Object:?Time
“沒有時間了!”
什么是沒有時間了?是一種警告,意思是快要來不及了嗎?
這里,讓我們看看說出這句話的兩人,都有什么特點。
“悶油瓶”:幾十年過去了,容顏卻沒有任何變化。
“陳文錦”:在變成禁婆(尸化)前,進入了隕石,隕石的孔洞內,似乎還活著幾千年前的西王母。
所以,我們有理由懷疑,“沒有時間了”,就是指不再有時間這個維度了。這意味著什么?是“永生”嗎?
不會吧!不會吧!!?《盜墓筆記》實際上是披著盜墓外皮的科幻小說?!
那我們來研究一下,沒有“時間”,究竟會怎樣?
讓我們先來看看大佬們對“時間”的定義:
“時間是獨立于一切的存在,它會不斷地流逝。”——牛頓;
“時間是對變化的度量,如果一切都不變,時間就會停止流逝。”——亞里士多德;
“時間是因果關系的傳遞。”——萊布尼茨;
“時間不是獨立存在的,時空就是引力場,可以動態變化。”——愛因斯坦;
“時間啥也不是,長白山里面有座巨大的青銅門,門里面是終極,進去你就會發現,壓根兒沒有時間了。”——我國著名結構工程師,地質學家:南派三叔。
可以看出,隨著科學的發展,不同的時期,我們對“時間”的認識是有差異的。接下來,讓我們從愛因斯坦“相對論”的角度看看,“永生”到底是否科學?
4. 研究方法:狹義相對論
4.?Research approach:?Special?theory of?relativity
你或許聽說過:“只要跑得足夠快,你就能艸到你自己,時間就會倒流。”,所以時間的“流逝”速度還可以控制的?
故事的開頭永遠是“邁克爾遜-莫雷試驗”,在1887年之前,我們相信存在一個絕對靜止參考系,即“宇宙背景”(以太),每一種運動都相對這個“宇宙背景”有一個絕對速度,這符合我們的慣常思維。
這就如同數學題中:以速度A行駛的火車中,有一個以速度B行走的人,我們認為這個人的速度是A和B的疊加,這里我們的參考系是“大地”,因為“大地”是靜止的。
但其實“大地”并非靜止,地球在宇宙中圍繞太陽旋轉,于是大佬們想測量一下我們地球這列“火車”相對宇宙背景的速度。測量的思路很簡單,地球繞太陽旋轉,想象成圓周運動來理解(假設),地球在運動的切線方向相對“宇宙背景”有線速度v,但法線方向沒有線速度。于是在切線方向和法線方向同時發射一束光,光速相對地球為c。那么相對于“宇宙背景”,光在切線、法線方向的速度分別是c+v?和c。
既然光在地球上的兩個方向有速度差,那就給測一測,發幾篇頂刊不香嗎?于是,“邁克爾遜-莫雷”試驗在地球上建造了精妙的實驗設備,測量這兩束垂直光的“速度差”(光程差)。
哪曾想到,測出來速度差竟然為0,零,Zero。(南派三叔:我說啥來著!)
不是說一束光速度是c,另一束速度是c+v?嗎?速度差不應該是v?嗎?v怎么會是0?
速度差沒測出來,卻給經典物理大廈造出一朵烏云。于是大佬們懵了,經費也砸了, 時間也花了,試驗結果不合理,“宇宙背景”(以太)其實不存在?爺青結。
按照科研的尿性,科學家們宣布:大家讓一下,我要開始給“修正系數”(Correction factor,科研萬金油)了,一部分科學家開始對理論打補丁。這時候,一位26歲的瑞士專利局公務員站出來:“biè整這些沒用的了,既然測出來光速不變,那光速不變就是這局游戲的設定啊,就按光速不變來玩兒吧!”,“你誰啊?民科?貼吧玩兒去!”,“你好,我叫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從“邁克爾遜-莫雷試驗”的結果來看,光速在不同參考系下是一致的,這與我們的慣常思維相悖,也就是說,如果在高速運動的列車上發射一道光,我在列車上看到光的運動速度是c,我下車后,看到在高速運動列車上的光,運動速度還是c??
列車:“我tm白跑了?”
于是愛因斯坦開始了思想實驗:用光做一個計量時間的工具,稱為“光子鐘”,光子在兩個固定平板之間以光速c?來回往復運動,從起點到終點的時間作為“一個時間單位”,如下圖。現在有兩個觀察者,A靜止在“光子鐘”旁邊,B則相對于“光子鐘”在運動,A看到的光子路徑在“一個時間單位”內是粉紅色實線,B看到的光子路徑“在一個時間單位”內是綠色虛線。
不同參考系下,兩個觀察者看到光子運行的路程不同,B看到光子運動的路程更長,但由“邁克爾遜-莫雷試驗”可知,A和B看到光子運動的速度是一樣的,都是c。?速度一樣,路程不同,所以,在A和B看來,光子從起點到終點的所用的時間是不同的。如果運動中的觀察者B的身邊自己也帶了一個光子鐘,那么他會發現,A身邊的“光子鐘”會比他的慢一點,即,“時間”是相對的。
既然在B看來,A的時間變慢了,也就是說A的衰老也減緩了唄,那進入青銅門之后,我們就會變成A,歸來仍是少年,對吧?
不!!!
仔細想想,如果你是A,你也能看到B身上帶了一個“光子鐘”,用上面同樣的推理,你會發現,你看到的B,時間也變慢了。
也就是說,A看到的B時間變慢了,反過來,B看到的A時間也變慢了。
(三叔:???,這一點我倒沒想到,稍等啊,我給你剝個橘子。)
所以,時間變快變慢,只是觀察者的觀察效應,對于運動者本身而言,他的時間流逝速度并沒有變化。
根據上面的介紹,很容推導出這樣的結論:如果“悶油瓶”進入青銅門后,就直接進入到接近光速飛行的飛船里,他眼中的我們會非常慢,他一口茶的功夫,我們的墳頭草已經三米了,同理,我們眼中的他也會非常慢,不會存在只有他一個人永葆青春的好事兒!!!!
因為我們都互不影響,也將在各自的參考系里渡過快樂的,不長不短的一生 :)
這么看來,《盜墓筆記》的劇情徹底敗給了相對論??
三叔別哭,我來幫你圓!!
5. 補充研究:時間的本質是什么?誰創造了時間?
5.?Supplementary research:?What the hell is?TIME?
再看看時間的本質。關于這個問題,我覺得,三叔這次真的對了:?時間啥也不是。
我們是如何感受到時間的流逝?
經歷著生老病死,但卻不能反過來。時間似乎是帶有方向的,只能從“過去”到“未來”。那么時間這種明顯帶有方向性的東西,它的物理學本質是什么?
對應起來看,物理學中唯一不可逆(帶有方向性)現象的變量是:“熱量”。熱量不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轉移到高溫物體(熱力學第二定律)。一開始大家認為這是一種熱量的“流動”現象,后來大佬們發現熱量是分子的微觀振動和碰撞,并用“熵”表示分子碰撞帶來的“無序”的增長。我們長大、變老就是一系列“熵”增的變化,我們就在“熵”的增加中,感知到了時間的流逝。
所以時間就是“熵”增的過程,燒毀的情書不能再次回到燒毀前的狀態,永動機不可能被制造出來(民科崩了),一切都在不斷地從“有序”走向“無序”。這就是時間
……
……
……
嗎?
一個疑問:
為什么我們觀察到的宇宙的過去恰好熵就是較低的狀態,而未來就恰好是熵較高的狀態呢?如果宇宙之初就是熵較高的狀態,我們(如果還有有的話)是不是就感知不到時間流動了?
一種觀點:
“我們對宇宙的觀察是片面的,像盲人摸象一樣。我們只看到了“熵”的增加,于是我們便認為自己看到的宇宙之初是特殊的、有序的,定義了初始的“低熵”,并以此為基準看到了“熵”的變化,感受到了時間的流動。”
“就像洗牌一樣,宇宙之初,一副牌是從A~K的順序,洗牌后順序逐漸變亂,但我們沒意識到,洗牌以后一副牌的最終狀態變成了從紅色到黑色的順序,或從奇數到偶數的順序。我們憑什么認為A~K的順序是“有序”,而其他的排列是“無序”呢?。當我們把所有的細節全部考慮進去以后,就沒有哪個排列是“更有序”、“更特殊”的了。”(引用自《時間的秩序》卡洛·羅韋利,以及《喜馬講書》精華筆記。)
假設有一天,我們有能力考慮宇宙的所有細節,那時間流動的特征就消失了。
所以:“時間來源于我們,我們是時間的創造者。”——《時間的秩序》卡洛·羅韋利
6. 結論
6. Conclusion
所以,南派三叔筆下,青銅門后的“終極”:“沒有時間了!”
翻譯過來就是:
“我人沒了!”
- End -
作者 |? 光年Lightyear
喜歡就關注我們吧!